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全本)作者: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epub】

[复制链接]

发书组 - 发书组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已抛锚 成长值: 31660

灰金v1_02灰铜v1_01绿铜v3_01绿银v3_02紫金v1_01绿金v1_01紫铜v1_01紫银v1_01紫铜v2_01绿金v3_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简介
?编辑
《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全名为《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From Caligari to Hitler. A Psychological History of the German Film),1947年成书于美国,作者为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出版。





作者简介
?编辑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fried Kracauer,1889—1966),著名批评家、社会学家和电影理论家。生于德国,早年为《法兰克福报》记者和时事评论员,因持续撰文对纳粹进行批评,1933年被迫流亡巴黎,后于1941年辗转到达纽约,成为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特聘研究员,随后又在多个研究所从事社会学研究。他的写作涉及小说、

文论、社会调查、电影理论和哲学研究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雇员们》、《大众装饰》、《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 《电影的理论》(中译本译为《电影的本性》)等。
电影之外还有著作:《侦探小说》(Der Detektiv-Roman)

从1922年到1925年,这次哲学写作历经了4年时间,被认为标志着克拉考尔研究方向的转变,从此,他开始潜入日常生活的内部进行观察,其“好奇的现实主义者”(阿多诺语)的目光坚定地从事物中汲取意义,那些值得质疑的现象,如某种文学类型中千篇一律的传统主题,在他看来都具有历史的和哲学的寓意,揭开了社会现实的真面。作为西美尔的追随者,克拉考尔在书中的分析(经典者如“酒店大堂”的章节)也被认为是对空间异化的精彩论述。为空洞理性所疏离的世界的表象,在这本书中第一次得到丰富展现。该书构成了克拉考尔阐释资产阶级文化表面现象的最早尝试,而他后来著作的某些思路在本书中也已经清晰可辨。

《雇员们》(Die Angestellten)

1929年,克拉考尔被《法兰克福报》派往柏林工作,同年9月他为写作本书展开社会调查,完成后的报告于当年的12月及1930年1月在《法兰克福报》上分12期连载,在德国引起热烈反响。作为对德国白领雇员这一新兴社会阶层的专门分析,这本书不但是一份针对雇员阶层的即时调查,其现实意义自其问世以来也从未有所减损,其中的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是《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一书中关于德国中产阶级分析的基础。

《大众装饰》(Das Ornament der Masse)

这是克拉考尔的一本论文集,其中大部分文章曾在《法兰克福报》上发表,文章内容涉及街道、各种场所和旅人,电影及观众,著作、想象以及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这一切在克拉考尔的眼里是可疑、复杂和难以参透的。他把矛头对准日常生活和隐藏在其背后的东西。某个时代的历史地位在克拉考尔看来不是由明见的口号和观念予以确定,而是来自并不引人注目的表面现象、具体的细节和平常老套的装饰,这条思路自然也是从本雅明那里演化而来。




内容简介
?编辑
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是一份魏玛共和国(Weimar Republic)时期电影史研究的成果。克拉考尔在1941年4月25日到达美国后便着手这项准备多年的计划,他当时的身份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电影资料馆馆长艾里斯·巴里(Iris Barry)的“特别助理”,此项研究先后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和古根海姆基金会(Guggenheim Foundation)的资助。

在这部作品中,克拉考尔通过分析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的德国影片,检视了从1918年至1933年的德国历史,借以展现“一战”后德国人的心理图景。在二十年代的德国影片中,他追踪到一些反复出现的视觉和叙事母题(motif),他认为这些母题暴露了德国人对混乱(chaos)的恐惧和对秩序(order)的渴望,以致他们甘愿臣服于威权统治。克拉考尔在书中开辟了探查电影美学、一个民族(魏玛时期德国人)的普遍心理状况以及同时期社会、政治现实之间关联的新领域,并提出一项惊人的(时至今日仍有争议的)主张:作为通俗艺术的电影为人们洞察一个民族的无意识动机和幻想提供了可能。

支持克氏得出这一结论的是其多进路的研究方法。在《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一书中,他运用了现象学的(他认为“与别的艺术不同,电影捕捉社会生活最易逝的和最具偶发性的特征”)、心理分析的(他明确谈到电影的“症候价值”[symptomatic value])、马克思主义的(认为电影映射历史)、形式主义的(导演们常常“描绘看似熟悉的事物同时又让它们看起来完全不同”)、社会学的(运用类比、同质的关系网络从事物的表象进入理性分析层面)和图像学的(图像学母题的连贯性保证了作品的整体性和分析的一致性)方法。不过,对于这些方法的使用,克拉考尔没有进行层级划分。

本书一经出版,回应者便分为赞同与质疑两方,值得注意的是,两方的态度和评价都围绕克氏的方法明确与展开。赞同者评价本书为世人认识电影与历史及社会的关系提出了独特的新视角,对魏玛时期内涵丰富的电影史的各方面都做出了准确且令人信服的论证,此外,作者运用类比的方法在看似无关的母题之间寻找关联,又在魏玛时期影片的诸多母题与纳粹电影母题之间建立联系(“高山电影”和里芬斯塔尔影片中的“云层”母题;弗里茨·朗作品中群众组成的装饰画面与里芬斯塔尔作品中的群众画面及旗帜飘扬的装饰性场面),这使得书名的副标题名副其实:电影预示现实,电影成为现实,电影映射德国人的心理现实;批评者则认为该书的分析“过于简化”(L. M. Hanks,Jr.),克拉考尔的论据是“对心理分析最简单、机械的运用”(Remszhardt),他将心理分析模式运用于集合性主体的做法也受到质疑和否定,批评者对本书令人着迷的整体论述也提出抗议,认为克拉考尔所进行的类比既是论据亦为结论,它们合为一体,每个部分似乎都彼此支撑,这大大增加了其分析的可疑性,更有激烈的看法以为,这部著作的成功恰恰在于它迎合了特定的历史要求,因为“影像、象征、隐喻”可以解释“不可言说”的纳粹主义、战争及大屠杀,又或克拉考尔在德语影片中寻找法西斯美学来源的选择既源自其解剖自体已死的德国生活的冲动,也是对自身遭遇表达反抗的方式。(有关讨论可详见Leonardo Quaresima为该书2004年英文版所写的导读)

不过,尽管对克拉考尔的方法各有歧见,对于他在准备和写作本书过程中进行的篇帙繁多的研究和资料整理工作,学者们无不表达感佩之意。克拉考尔在书中不但详细分析了《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最卑贱的人》(The Last Laugh)、《大都会》(Metropolis)和《蓝天使》(The Blue Angel)等公认的经典影片,也对相关时期多路径的影片创作潮流及其代表作品进行了介绍,为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德国默片黄金时期的创作提供了宝贵资料。

由于克拉考尔在书中虽不乏争议却极富原创性的分析,他为严肃地展开电影理论研究所做的贡献,以及作为其所分析的影片之同时代人为世人留存的珍贵的时代记录,本书被列为电影史学者、电影理论家、电影学生和影迷的必读之作。

出版

在德国:《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一书以英文写就(这也是克拉考尔在写作中负荷极大的另一原因,他在给黑塞[Hesse]的信中也有提及),1947年问世。它在德国的出版命运却可算多舛。直至1958年,本书才首次在作者的祖国与读者见面,而且是一个遭到大幅删改的版本(Von Caligari bis Hitler. Ein Beitrag zur 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Films,Rowohlt Verlag)。1979年,Karsten Witte的热情促成完整德文译本的实现(Von Caligari zu Hitler. Eine psychologische 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Films,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 M.),除去正文的翻译,Karsten Witte不仅选编了克氏从1924年至1939年的影评制成附录,还制作了一份详细的影响史目录(即对本书进行回应的作品,见后附)。

1954年,本书首次被译为意大利文,1977年版之后已绝版多年,于2001年有了一个新版本(Torino: Lindau),书中收录了克拉考尔自魏玛时期以来写作的全部影评。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9-17 04:48 , Processed in 0.655054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