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图文并茂] 【12-03-13】街头巷尾——中国即将消失的传统生活 [35P]

[复制链接]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灰铜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0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洪江古商城, 一座曾经因水运交通而繁华的中国古典小城,
现代交通方式转变后,曾经喧闹的码头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这里有许多我们曾经熟悉的画面:
1家住洪江区古商城油篓巷10号的曾春昌76岁,妻向兰香73岁,
是洪江饮食公司退休工人。以前在重要节日都要去照相留作纪念。





蒋明浩1940年1月出生,家住洪江市托口镇建设街90号。
14岁开始学剃头手艺。以前,他每天背着剃头工具,走村串巷给人剃头。
大人剃一次一毛,小孩五分。蒋明浩老人的剃头技术是托口镇最好的.





家住洪江古商城木栗冲41号的刘忠益今年84岁,妻子袁满秀80岁。
他们原在洪江皮鞋厂工作,后调入洪江造纸二厂工作至退休。
洪江古商城的窨子屋冬暖夏凉,十分适宜居住





家住洪江古商城木栗冲41号的刘忠益今年84岁,妻子袁满秀80岁。
他们原在洪江皮鞋厂工作,后调入洪江造纸二厂工作至退休。
洪江古商城的窨子屋冬暖夏凉,十分适宜居住






张理英是洪江嵩云竹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职工,
现年36岁。洗头后正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古朴的生活:炎炎夏日的中午,洪江古商城堡子坳12号蒲世林
坐在床上与同学一起看电视,他的姐姐则躺在床上休息.






刻碑者.






榨油房的老大.






绘制年画的老艺人.






洪江市托口镇郎溪村。暖暖的冬日,
蒲志莲2岁的外孙女小佳佳拿着妈妈才买的气球与小伙伴追跑着玩耍了一个上午。
吃午餐后玩累了的小佳佳依在木火桶里睡着了。
木火桶是洪江人传统过冬取暖用具。






这是我们祖辈们真实的生活写照
解放前在老城天顺发金号首饰行当掌柜的
廖寿生土改后到新湘瓷厂从事供销工作。
2008年9月1日廖寿生老人去世那天深夜,
孙子在灵前添烧钱纸,思念与爷爷在一起生活的情景。






洪江大街小巷到处有祭供着土地庙。
祭祀活动从年头到年尾。数百年来,沅江流域江河溪流边立有土地庙。
人们祈求河神保佑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寒冷的天气,两老人正在烤火盆火。
她们烤的是柴火,用的是薪材。
两老人分别是80的彭早秀(左一)和70岁的李国梅。






家住洪江古商城青山界34号的刘洪梅正在洗头。
刘洪梅现年32岁,无业在家,每天照料8岁小孩,
她儿子在小学读书,读2年级了。
洪江古商城青山界是洪江的一制高点,
古代曾是苗王住居住地。






朱寿国老人91岁,家住洪江区古商城堡子坳17号已30年。
医药公司的退休工人,老伴1995年去世他生活自理,
是古商城的长寿老人之一。






古商城堡子坳17号。
91岁的朱寿国老人(左一)与81翟光翠(右一)等在聊天,
后边有几个小孩在玩耍。古商城里民风朴实,长寿老人多,
且有着尊老爱幼的好传统。






1961年4月生于洪江的曾凡英租住在洪江田湾85号.
她记忆中的老洪江印象是周边青山绿水,
沿河老街布满吊脚楼,古城高墙深巷。
她一直喜欢穿旗袍,家有各种样式旗袍数十套。






古商城一甲巷5号李凤英老人12岁当童养媳,
1944年因躲避战乱从邵东来到洪江,做缝纫活近20年。
如今儿孙长大成人,丈夫也去世,
独自一人住居在洪江区沅江路一甲巷5号。






洪江古商城木粟冲40号。
刘忠益今年84岁,妻子袁满秀80岁。
他们原在洪江皮鞋厂工作,后调入洪江造纸二厂工作至退休。
老夫妻恩恩爱爱,白头偕老。洪江古商城内窨子屋的住户一般15-16户左右。






弹棉花.






唢呐是湘西地方戏曲音乐离不开的重要乐器。
1945年10月出生的曹益友住在托口镇大桥街144-5号。
他从小就爱吹唢呐,现在他是洪江制作唢呐的最好的工匠。






做棺材的木匠。






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
做完作业的小兄弟俩正在电脑旁玩自己喜欢的电子游戏。






制造纸钱。






洪江古商城沙子坪52号黄淑媛家。
77岁的黄淑媛家神龛上供奉着天地菩萨、观音菩萨。
还贴有将“只见才来”写成一个字的护符。
希望菩萨保佑平安,财源滚滚。






唢呐是湘西地方戏曲音乐离不开的重要乐器。
1945年10月出生的曹益友住在托口镇大桥街144-5号。
他从小就爱吹唢呐,现在他是洪江制作唢呐的最好的工匠。






家住洪江区古商城向阳坪21号
邵长龙每天早晨坐在拥挤黑暗的老屋门前看着来往的游客。
孩子们都渐渐长大了,他很想出去打工来改善家人的生活。






住洪江区古商城长码头26号李堂云在家与丈夫看电视。
洪江人家喜欢在自家墙壁些年画来装饰房间。






76岁的曾玉秀老人,正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在郎溪会堂看摆放的棺材。
她的老伴去年去世,有一儿子名叫赵小毛。






洪江古商城向阳坪33号的杨金莲家,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家里木板壁上挂着40多张老照片。
这些照片记录了这个家庭曾经美好的时光。






从某种程度来讲,但欧阳星凯的《洪江》即是“纪实”也很“观念”,
他的纪实细致入微,冷静悄然无声,却直达“内心”,
而他的观念则来源于他对洪江古镇深刻而细致的记录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怅然的“历史感”
“洪江”也是中国即将消失的传统生活的一个真实而虚幻的“缩影”。






隔代人。






三代人。






广角镜头拍的拐角处。






莫生气。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0 13:57 , Processed in 2.207988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