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6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警告】高糖饮食太可怕!营养专家:这些看着不甜的水果、零食、菜品少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4-30 1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糖食品便宜又容易获得,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的危害可能比毒品更大。”很多人并不知道高糖食品的危害多大,还沉迷于奶茶、巧克力等食物的诱惑中,但其实是在毁掉自己的身体...
来源:综合自检验视界网、健康时报、美食健康顾问以及网络等,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吃糖、甜类食品,会上瘾!
糖类对大脑的奖赏系统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当人体摄入糖分的时候,大脑里的“快乐中心”就会受到刺激,产生“哇塞”的快感,吃得越多越上瘾,总觉得“还没吃够”。
而此刻,大脑内部的神经递质也在发生着类似毒品上瘾时的变化,如多巴胺受体减少、细胞外乙酰胆碱减少、阿片肽受体敏化等。
如果将高糖食物从动物的膳食中去除一段时间,动物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戒断症状,如焦虑、烦躁、肢体颤抖、摇头、攻击性增强、体温下降等。
高糖食品有多可怕?
过量的糖、盐和脂肪,一直是健康的三大祸害,他们谁是害中之害?
一般我们认为,高盐饮食和高血压紧密相关,然而美国心脏病杂志曾发文称“并非高盐,事实上引发高血压的更可能是高糖饮食”。
还有,大多数人认为肥胖是因为脂肪摄入过多,但是营养学家指出,相比脂肪,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更让人发胖。
吃糖上瘾会让你怎么样?
1. 毁牙齿
糖分摄入过多过频,容易导致龋齿。这是因为残留在口腔中的糖最容易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很容易导致龋齿的产生。一般瓜果含的糖为天然糖,其致龋作用比精制糖小。
2. 毁大脑
2012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大鼠实验,首次揭露了长期高果糖饮食会使大脑迟钝、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3. 毁胆囊
糖摄入过量,会加快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调。
4. 毁心脏
喝含糖饮料越多,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而每周少喝1份含糖饮料就能改善心脏健康状况,降低今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5. 毁皮肤
多吃甜食还会导致人体过早老化和皮肤受到损伤。糖分会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结合,削弱胶原蛋白对皮肤的修复和再生功能,导致皮肤过早出现皱纹和变得松弛。
6. 毁骨骼
年轻的女性、儿童等人群喜爱吃甜食,而糖分摄入过度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钙质的吸收,从而影响骨骼健康。
7. 毁血管
甜食会升高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血脂高,甚至形成血栓。
8.毁胰岛
吃糖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高糖饮食,可以出现短时性血糖增高,加重胰腺胰岛负担;高糖饮食又可以导致肥胖,容易导致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大大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不甜≠低糖!几种吃着不甜的高糖食物
严控糖的摄入,很多人认为只要把那些尝起来甜的食物戒掉就行了。事实上,很多尝起来并不太甜、名字也没有相关信息的食物,也是储糖大户。
番茄酱
超市中最常见的番茄酱(跟纯番茄酱不同,是加糖、油等加工而成)。在此类产品的配料中,除了水和番茄泥,含量最高的就是糖了,一般在15%~25%,最高可达30%以上。番茄酱中的番茄红素,确实比较丰富,但也不建议多吃。
速冲糊粉
超市卖的速冲糊粉,也是含糖大户。因为单纯的谷、豆等磨成的粉,口感不佳,甚至有一种五谷杂豆特有的“土腥味”。
因此,豆奶粉、藕粉、核桃粉等速冲糊粉类食品中,往往会加入很多糖来调整口感。有的产品中,糖甚至排在配料表的第一位,购买时一定要多注意。
酸味零食
如山楂片、话梅等酸味零食,本身有机酸含量丰富,口感较酸,加工中需要加入大量糖,口感才能酸甜适宜。
有的山楂片中的糖,含量高达70%~80%;而话梅的中的糖含量,也不示弱,一般排在配料表第二位,仅次于梅子。
红烧鱼、鱼香肉丝
红烧肉、鱼香肉丝等其实都是高糖食物。很多人做菜喜欢用糖调味,尤其是餐馆里的厨师更是喜欢大量用糖提味。
一份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大概加糖25~30克。红烧肉要加40~50克,最高的是糖醋排骨和糖醋里脊,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
此外,一些加工肉制品,如肉干、肉脯里,也含有不少糖。
这样做少吃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建议是:每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
点个,告诉大家高糖的危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6 08:47 , Processed in 0.09812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