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敢死队2》——80年代影迷的怀旧经典

[复制链接]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敢死队2》比首集又多了几张熟面孔,虽然多年不见,他们脸上的褶子已经不比枪膛里的子弹少,但甫一亮相,还是能引得大批动作影迷欢呼雀跃。观赏该系列电影只需要两样东西,一是肾上腺素,二是怀旧情结。前者是标配,后者属于可选,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商业片的主流观众群已是90后,多半没有经历过那一波粗糙而原始的银幕暴力熏陶,但若你曾经为这群老家伙的肌肉和枪杆子倾倒过,必能在单纯的视觉轰炸外品出另一份趣味。
  说到怀旧,有必要翻翻老账:史泰龙最声名卓著的《洛奇》和《第一滴血》系列横亘八十年代,阿诺凭《野蛮人柯南》和《终结者》奠定银幕形象是八十年代早期,龙格尔和尚格云顿都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走红,李连杰一鸣惊人的《少林寺》是1981年出品,布鲁斯威利凭《虎胆龙威》蜚声影坛是1988年,而查克•诺里斯这位大神,最为世人熟知的也是八十年代一系列突击队动作片,反倒是他在《猛龙过江》被李小龙击败的事迹知者寥寥。
  因此,说本片将怀旧坐标定位在八十年代,是一场“硬汉暮年、壮心不已”的八十年代秀,应该错不了。给斯坦森、阿特金斯、海姆斯沃斯等新千年偶像安排吃重戏份,显然是为次世代观众着想。至于余男,看似在一群硬汉中格格不入,但别忘了八十年代动作片通常也少不了女主角,她们要么是《独闯龙潭》的花瓶,要么是《第一喋血2》中的“钢瓶”,而余男兼具两种作用,存在感也不弱,算是物超所值,虽然我对她的外貌并不感冒,但此处得按照老外的审美来评价。
  和演员阵容一样,本片在各方面都做了一遍“复古元素+时髦风格”的打磨,确保既充满八十年代情怀,又能叫年轻观众看得激情涌动(敏锐者或许还能看出基情),依笔者看,比第一集做的更到位。首当其冲的是影片的电子游戏基调,当年史泰龙的兰博系列就拍的跟魂斗罗一样,结果被查理•希恩在《反斗神鹰》里疯狂戏谑一番,此类片在今天看来当然更“假”。在如今“子弹老打不中主角”会被人吐槽bug的年代,重拾这样的战斗设定很需要勇气,史泰龙聪明的用改变影片基调解决了这个问题:八十年代的动作英雄大都苦大仇深,战斗笼罩在严肃气氛中,而《敢死队2》摆明了是搞笑段子大串烧,还带着一股超级英雄片似的夸张味道,英雄不中弹的硬伤顿时被消解成一种超现实潜规则,再挑剔的观众也会乐呵呵的接受,不会跟它过不去。
  说到幽默,阿诺的《独闯龙潭》曾经推出一种“硬汉式残忍幽默”,比如把一个人扔下悬崖后来句双关的“I let him go”,对照本片中敢死队数人把那“还剩一个”的倒霉蛋打成筛子,真是异曲同工。但本片最好笑的地方在于对老片的剥削:阿诺做梦也想不到有人会对他说出“我要终结你”,而他没完没了的“回来”也引起老布的反感,将他“回来”的特权抢走,阿诺恼怒之下用一句“Yippee-ki-yay”回敬——这就是多个老家伙主演的好处,他们可以互换经典台词说着玩嘛。只是很奇怪诺里斯出场时为何响起了《黄金三镖客》的音乐,难道是在预告下一集他将和老牛仔交手吗?嗯,算起年纪来,他俩确实是一辈的。
  此类无脑动作片最大的好处是不怕剧透,即使讲述的对象是个剧透恐惧症患者,他也懒得来捂你的嘴。谁都知道敢死队一定会所向披靡,剿灭恐怖分子、罪恶大亨、外国雇佣兵等一切纸老虎。哪怕你详述谁谁用什么手段与谁谁大战三百回合并灭了他,也丝毫夺不走他的看片乐趣,因为这压根不重要,大家就是要亲眼看到那刀口沾血、枪口喷火的一幕幕,那才是观赏本片时一切满足的来源,唯一的来源。
  影片从头到尾洋溢着烟火、废墟和重装甲组成的独特风味,明显是八十年代的印记,但在此基础上,技术方面精良的多。湖面追逐一场,迫击炮发射和落下的轨迹清晰可见,而老片里通常用水下地下埋炸药来混弄;枪支虽多,音效纹丝不乱,没有拿AK枪声给AUG配音之类的低级错误,连不同子弹在不同材质砸出的弹孔大小都相当考究,而不像以前随便弄一排炸点,或干脆冒几个火星了事。
  继承八十年代遗风,影片呈现出对肉搏戏的重口爱好。虽然短短九十分钟里炸药用掉好几吨,发射的子弹足能拍十部《黑客帝国》,但热兵器能搞死的无非是杂兵。每逢正反派的关键角色丧命,全都死于冷兵器。考虑到观赏口味的变迁,老老实实的一拳一脚不再吃香,取而代之的是多种样式、多种风格的搏击术并存,最精彩的当属斯坦森的自由搏击对阵阿特金斯的嚣张踢腿,史泰龙的拳击和摔跤死扛老尚的空手道,此外李大侠的锅底神通、斯坦森的飞刀绝技和余男的以柔克刚也各有千秋,即使看多了新动作片也不会嫌闷。比较遗憾的是诺里斯年纪太大,没能展示他闻名全球的round house kick,让老尚这个后辈抢了风头,否则两人来场腿功较量,其标志意义不亚于让泰森和阿里同台较量。
  八十年代的动作片基本不涉及宏大叙事,因为这是孤胆英雄片的一个死穴:一旦真发生国家或国际级别的武力威胁,肯定是军队、情报局齐出动,搞到新闻天天关注。只有在政府不方便或无法大张旗鼓的敏感事务,或者英雄的私人恩怨,才能进入“主角孤身涉险”的叙事模式——史泰龙流的前“三滴血”分别为了报仇、救战俘、救上司,阿诺在《独闯龙潭》是为了救女儿,龙格尔的《惩罚者》是个城市义警,而一旦碰上《入侵USA》这样大规模袭击,牛逼如诺里斯也要和军队共进退。即使到了今天,处理恐怖袭击的鲍小强、杰克•雷恩们,也得有大部队配合才能完成使命——宏大叙事与“一人军队”本质上是抵触的。乍看起来,《敢死队2》似乎违背了这个原则,硬汉们的对头是抢夺核能物质的恐怖分子,应该足以触动美国政府的大杀器警报,但无奈行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就被前来复仇的硬汉们一锅端掉,胎死腹中了——相当于007抢先一步挫败了挑起中英战争的阴谋,双方军队就没必要出动了——明显是冷战后时代的叙事策略。史泰龙再一次证明他的编剧能力和他的肌肉一样好使,有大噱头,又巧妙规避了宏大叙事,快刀斩乱麻解决了麻烦。
  《敢死队2》既是老硬汉们的集体狂欢,也是新打星们混个眼熟的最佳时机,在一堆皱纹密布的老脸中塞进几张嫩面孔,想不引人注目都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场献给次世代观众的八十年代秀,还肩负着提拔新人、传承硬汉精神、振兴动作片的重任。是谁说纯动作片已经没有未来了?吃俺老史一拳!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3 23:43 , Processed in 1.761860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