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索频道] 南京出土一明朝太监墓,墓中碑上一句不起眼的话却证实明朝一壮举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163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2-1 0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朝除了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之处,那就是明朝的海上军事实力可以说在当时是举世无双的,就连西班牙、葡萄牙所谓的无敌舰队也只能仰望。但是明朝海上作战的次数却不多,仅仅与葡萄牙有过一场屯门之战,剩下最出名的海上活动就是郑和七下西洋了,显然这样的成绩并不能让外国学者承认明朝是当时的海上霸主。但是我国的科考人员在南京发现的一处明朝墓穴中的石碑上有段不起眼的文字,专于明朝的意义非凡。




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都知道在那个明朝所处的年代去远洋七次有多大的难度,而且郑和七下西洋对于西方国家的发展也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的,他造访过超过30个国家,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的东海岸,这个成就无人能够比拟。




郑和之所以能够去到大洋的彼岸,正是因为明朝的航海技术和船只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尤其是船只,它们被称之为宝船。这个名字是因为明朝多次下西洋都是为了扬国威,说白了,其实根本没有指望能够从外国带回来什么,更多的是向别国显摆明朝的强盛,当然也或多或少会有些外国的奇珍异宝,加上明朝本身的珍宝,这船自然也就被称作宝船了。

而且明朝船队的船非常之大,据《郑和传》记载称郑和的船最大的有44丈4尺长,18丈宽,换算过后通俗点说就是长达151.18米,宽也有61.6米,这是何等概念?更不用说它还分为4层,几乎就是一个移动的城堡。




其实这船之所以这么巨大也是因为宣扬国威的需要,因为既然是出去宣扬国威,那人数必定不能少,郑和每次下西洋带的人都不会少于2.7万人,如果你对这个数字没有什么概念的话,咱们可以拿另一个以航海出名的人做对比,那就是麦哲伦,他出海的时候带过最多的船员也仅仅只有265名,相差100多倍。

但正是因为这样的数据让他们心目中的英雄麦哲伦看上去很没面子,他们也提出了很多质疑,比方说他们指出那个时代的船多为木制,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船,因为在他们眼中最大的船不过就是英国的卡拉克船,排水量1400多吨,显然明朝的船只超出了他们的人知范围。




不过除了我们自己的史书记载,当时明朝造船的资料都没有保留下来,也就没有直接证据郑和的宝船是否真实存在。但是考古专家们在南京的一处明朝墓穴中却意外的收货了明朝船只相关的证据,虽然墓中珍宝不多,但是石碑上的一句话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上面刻着“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原来这墓主人正是郑和的副使太监洪宝,还有什么比一个船员的生平自述更有说服力呢?

帮大家解释一下5000料也就是等于超过2500吨排水量,这显然要比英国的卡拉克船大得多,这下子国外的专家们一个个都说不出话了,明朝海上军事实力领先于当世的西方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9 12:46 , Processed in 1.159729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