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都市言情] 《天黑了,我们去哪》(全本)作者:彭扬【TXT】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24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0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黑了,我们去哪》记述了九位出生于80年代的边缘人的故事,这里有因失恋自杀未遂的,有陷入同性恋难以自拔的,有因学习负担过重得了忧郁症的,有整天沉溺于“明星梦”的,有因家里只能供养一个上学而使兄妹变成仇敌的,有因精神紧张和身体不适而被人引诱吸毒的,有受黄色书刊和色情网站影响而染上艾滋病的,有既不上学又不工作把网络游戏当成了日常生活的。
  阅读这些在青春中迷失,在成长中彷徨的故事,人们的心情不能不忧郁,不能不沉重。
  因为他们本不该走上这样的道路,本不该摊上如此的命运。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2004年2月26日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这本《天黑了,我们去哪》从“问题少年”的角度,反证了这一问题的重要与紧迫。
  “未成年人”的教育需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中的“问题少年”的问题,需要引起关注与重视。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这一部分人的理解、关爱和帮助,既是对己出“问题”的他们的疗救,也是对更多未成年人少出“问题”和不出“问题”的预防。
  在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和重要工程上,当然也是“一个都不能少”。
  在这本记述同龄人中的不幸者的作品里,我们能感觉到作者视野的下沉,目光的深邃,更能感觉到浸透在这视野与目光里的那种深深的关切,幽幽的焦虑,殷殷的责任。
  这可能是这本书最为独特也最为可贵的地方。
  我还感兴味的是,在选点取材的典型性,文字描述的可读性,以及对一些敏感话题把握得当和注重心态与情态的揭示,以给人预留更多和更大的想象与思索的空间等方面,作者表现出了相当成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才情。
  可以说,把这本作品放到当下的纪实文学领域来看,它也是题材比较重大而文学含量又较高的一部不能忽视的力作。
  这本书对于彭扬的个人写作来说,无疑具有一种突破性的意义,但更大的意义可能还在于它以一种介入现实和忧思社会的努力,使当下的“80后”的写作在上更丰富了,厚重了,并让人看到了作为文学的“80后”正在增长的活力和正在生长的希望。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323389227 )

GMT+8, 2024-12-4 08:57 , Processed in 1.968145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