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图文并茂] 民间的故宫,王家大院归来不看院(上)

[复制链接]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443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7 1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民间的故宫,王家大院归来不看院
中国民居建筑素有“北看山西,南看安徽”之说。皖南民居粉墙黛瓦清新,晋商大院高墙深邃富丽。晋商执中国商帮牛耳500余年,大院群落是他们巨额财富积累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山西灵石王家大院
晋商大院结构严谨,一般呈封闭结构,有高大围墙隔离;沿中轴线左右展开,以四合院为建构组合单元,院院相连,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晋商大院不仅将民居建筑文化发挥到极致,体现了山西民居、甚至北方民居的精华,同时,它也是晋商五百年兴衰史的见证。
2009年,我来到了素有民间故宫之称的山西民居,王家大院。
2009年8月 山西灵石王家大院 门票66元
王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灵石县静升古镇。静升王家从始祖王实算起,绵延700余年。王实务农之余做豆腐买卖,虽是小买卖,但王实做的是诚信生意。平时农耕,闲时经营,王家从第十世起有人开始经营棉花、杂货和典当行业,属初创时期,不具规模,未形成主业,家族仍以农耕为生。
山西人重利,以商贾居首,其次为农,最下者读书,但王家却十分注重教育。其家族从八世起,读书人逐渐多起来,逐渐发展成为宦商家族。
到了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叛乱时,第十四代王谦受、王谦和正在山东河北内蒙一带做皮货和骡马生意,借助贩卖骡马的优势,王家向朝廷捐献了24匹军马,紧接着又为朝廷筹集军粮,康熙龙颜大悦给两人每人一个四品官,以此为契机,王家开始向官场迈进。整个清朝,王家从五品到二品的官员有101位,成为亦宦亦商的特殊晋商。走览王家大院,这种体会很深刻。
王家耕读起家,因商宦富族,发迹后与其他晋商家族一样,大兴土木,造居营家。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拥有包括五巷五堡五祠堂,一条商业街的庞大家族产业。其中五座古堡红门堡、高家崖堡、西堡子、东南堡和下南堡五座堡群,分别以“龙、凤、虎、龟、麟”五种灵兽命名,总面积25万平方米以上,不亚于故宫的建筑总面积。
目前开放的王家大院红门堡、高家崖堡、王氏宗祠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1118间房,面积4.5万平方米,素有“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的紫禁城”和 “华夏民居第一宅”之称。
红门堡主要是当年王家长辈世代居住的地方,高家崖则是在王家鼎盛时期,由王家王汝聪、王汝兄弟修建的。红门堡居中为“龙”, 高家崖堡居东为“凤”, 当年王家在整个建筑设制中,集官、商、民、儒四位于一体,既遵循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阴阳五行之说,又合乎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的伦理道德礼制,同时还在建筑的局部和细微之处,汲取了南方园林建筑的设计风格,将造院技巧与造园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王家大院建筑艺术的一大特色。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9 06:08 , Processed in 2.057155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