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宇宙奇观] NASA黎明号拍摄谷神星表面神秘古怪亮光细节【5P】

[复制链接]

区版勋章 - 区版勋章

灰铜v1_05蓝铜v2_05蓝铜v1_05紫银v2_04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5紫银v1_02蓝银v1_05绿银v3_05绿金v3_05宝血灵晶红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shen321 于 2015-5-16 09:27 编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们捕捉到谷神星表面神秘“外来”闪光的最佳视野。这些最初被认为是一对明亮斑点的闪光现在看来其实是一系列小的闪光堆叠在一起。这一发现是基于位于谷神星表面上方13600千米轨道的黎明号宇宙飞船于5月3日和4日发回的有关这一矮行星的一系列最新图片。

谷神星表面一系列不同的陨石坑形状:从浅的平缓陨石坑到中央有峰的陨石坑不等。
然而,专家仍然无法解释明亮斑点的组成和来源,他们提出的不同理论从盐场到巨大的冰火山不等。“黎明号的科学家们现在总结认为这些斑点的异常明亮归结于谷神星表面高度反射的物质,很可能是冰对太阳光的反射,”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黎明号项目的首席调查员克里斯托弗·拉塞尔(Christopher Russell)这样说道。

尽管科学家们对这些斑点的本质感到困惑,但最新获得的图片提供了陨石坑形状和大小,以及谷神星表面一系列其它有趣的地质特征的新见解。盐场或者冰似乎是目前有关这一亮点的主导理论,它们认为出现的明亮斑点将太阳光反射至宇宙飞船的照相机。

黎明号探测器在45000千米的高空拍摄的图片
上图显示行星表面神秘的明亮闪光拥有不同的热力特性。上方的三张图片是可见光、红外光和热红外波长下的区域1。在热红外图片里这个亮点是黑暗的,这意味着它比周围的环境温度要低。下方的三张图片代表了区域5,在热红外图片里,亮点消失了。

然而,除非黎明号宇宙飞船进一步靠近谷神星,否则这一谜团不太可能被解开。“现在就断定这些亮光究竟是什么还为时过早,”美国宇航局黎明号探测器项目主管及首席工程师马克·雷曼(Marc Rayman)这样说道。“有些人认为他们是冰,但我并不认为这一定是最可能的解释。”

雷曼博士认为他倾向于认为这些可能是“盐沉积物”,可能是之前行星表面盐水的残余物。但可以排除的可能性便是它们是自己的光源。雷曼博士非常确定这些只是反射太阳光。“它们非常神秘,但并不古怪。” 雷曼说道。

谷神星的红外线图像
谷神星似乎是一个单调的灰色世界,但红外图像表明这颗矮行星可能远没预想的那么简单。将利用蓝色(440纳米)、绿色(550纳米)和红外(920纳米)光谱滤光片拍摄的图片结合起来创造了一张显示行星表面是如何拥有不同热力特性的地图。

黎明号已经完成了它的第一个测绘轨道,在此期间它完成了环绕谷神星的15天的完整循环,同时利用科研设备进行了一系列新的观测。在5月9日,宇宙飞船将启动它的离子发动机,开始长达一个月的下降至第二绘制轨道的过程,预计它将于6月6日进入这一轨道。

谷神星特写图片
在这张特写图片里,北半球陨石坑内的最明亮点显示包含一系列更小的点。然而,这些亮点的精确本质仍是未知数。

在接下来的这个阶段里,黎明号将以三天为周期在4400千米的轨道上——这比之前的轨道近了3倍——环绕谷神星。 在这个名为谷神星调查轨道的阶段,宇宙飞船将完整的绘制谷神星表面,开始解开这颗行星的地质历史并评估这颗矮行星是否仍处于活跃状态。

至今年12月,宇宙飞船将周期性的下降至更低轨道,直到到达行星表面上方260千米的高度,届时拍摄的图片质量将比之前拍摄的好100倍。这一轨道甚至比环绕地球的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还要低,这使得黎明号可以拍摄谷神星表面的壮观图片,包括它神秘的亮点。

黎明号(艺术家印象图)已经完成了第一个绘制轨道。
这是第一项造访矮行星的项目,也是第一个环绕了两个独特的太阳系目标的项目。 2011年和2012年它研究了巨大的小行星灶神星(Vesta)长达14个月,并于2015年3月6日到达谷神星。灶神星和谷神星都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主要小行星带,它们处于发展形成行星的阶段,直到这一过程被意外打断——很可能是木星的引力所为。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5 22:25 , Processed in 2.351515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