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娱乐综合] 我国的动画经典都去哪儿了?

[复制链接] [已阅至3楼]

高级版主 - 高级版主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发书组 - 发书组督察勋章 - 督察勋章

 成长值: 34850

灰铜v1_01绿金v1_01绿银v1_01灰金v1_02绿铜v3_01绿银v3_01绿金v3_03紫铜v1_01紫银v2_01紫银v1_01紫金v1_01紫铜v2_01紫铜v3_01青翠灵晶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1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m1905电影网授权刊载1月31日报道 万众瞩目的《功夫熊猫3》终于在1月29日登陆了内地院线,这部融合了最多中国元素的中美合拍动画电影,上映首日便获得了48%的排片量,想必又将掀起一阵观影热潮。在此之前,国产动画《熊出没之熊心归来》也已经上映,截至目前票房已经超过2.4亿。
然而在小编看来,现如今,不管是技术顶尖的好莱坞动画,还是口碑褒贬不一的国产动画,都不及中国早期经典动画电影来的震撼。目前国内的不少动画公司都在标榜自己与好莱坞看齐的电脑技术,但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诞生的那些经典,在科技水平有限的条件下,还是为中国动画电影创造了无数奇迹。
老一辈的中国动画电影工作者们,将剪纸、水墨、木偶等传统文化元素都融入在作品中,满满地都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味儿。例如1959年的动画片《渔童》,就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剪纸艺术,灵动的人物和明艳的配色艺术感十足。水墨动画就更有来头了,1960年的《小蝌蚪找妈妈》,就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
1964年的《大闹天宫》无疑是经典中的经典,当时的动画电影全凭手绘,据了解,10分钟的动画要画7000到1万张原动画,如今许多动画电影的制作方动不动就拿多少个特效镜头说事儿,想想先辈们的工作量也是小巫见大巫了。到了1979年,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横空出世,传统手绘动画也达到了顶峰。
此外,木偶动画《阿凡提的故事》中所有人物也都是艺术家们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包括著名的神话题材动画片《崂山道士》,木偶们在影片中略带生涩的动作,往往都给故事带来一种别样的诙谐趣味。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诞生重新燃起了国产动画迷们的希望,影片的画风虽然并不是传统的水墨手绘,但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的红披风,以及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都还颇具中国古典文化的韵味。
而此刻我们回顾一下老一辈动画电影工作者们的经典作品,或许也不难为中国动画的未来指出一条明路:科技的力量不容小觑,而更值得人们尊敬的,还是那一份匠心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喜羊羊”系列暂时淡出了猴年春节档的舞台,下一个创造经典的国产动画主角,又会是谁呢?
插件设计:zasq.net

玄铁会员 - 等级≥主簿

沙发
发表于 2016-1-31 14:59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的大圣归来绝对是这么多年来的动画扛鼎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7 11:08 , Processed in 1.965200 second(s), 5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