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美食指南] 罗非鱼:便宜好吃,关键还没啥骨头!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2790

绿铜v3_04绿银v3_04灰金v1_05紫铜v1_05绿金v1_01紫铜v3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2-8 1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书时有个和我一样爱吃鱼的室友,经常兴奋地和我说,超市里的“鲷鱼”肉又打折了,只要2.99欧就能买到750克。于是,在海水鱼和淡水鱼匮乏的国度,我们蒸它、烤它,甚至拿它做过一次刺身。“鲷鱼”一直是我们的心灵慰藉,直到有一天,我仔细地看了眼包装袋。
当年常买的“鲷鱼”鱼块。图片:123rf正版图片
被奉为至爱的“鲷鱼”竟然是淡水鱼,我们的世界几乎崩塌了——它竟是罗非鱼。
“欺骗”我们的,就是这种罗非鱼块。
罗非鱼到底是什么鱼
“罗非鱼”原本指的是莫桑比克口孵非鲫(Oreochromis mossambicus),鲈形目隆头鱼亚目慈鲷科口孵非鲫属的一种鱼类。由于该鱼种及其亲缘种具有诸多优点,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养殖,早已成为了世界水产业重点选育的鱼种,所以现在“罗非鱼”一词已经成了慈鲷科非鲫属(Tilapia)和口孵非鲫属(Oreochromis)多种鱼类及其杂交后代的泛称,英文统称Tilapia。
莫桑比克口孵非鲫。图片:123rf正版图片
其它被叫做罗非鱼的品种还有尼罗口孵非鲫(Oreochromis niloticus)、贺诺鲁口孵非鲫(Oreochromis hornorum)、吉利非鲫(Tilapia zillii)等等。常见的红罗非鱼一般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
红罗非鱼。图片:123rf正版图片
莫桑比克口孵非鲫为代表的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因为长得像我们熟悉的鲫鱼,所以传入我国的时候得了个“非洲鲫鱼”的别称。其实,它属于慈鲷科而非鲤科,所以分类学上和鲫鱼相去甚远。莫桑比克口孵非鲫主要分布于赞比西河下游水域,通常生活在泥底质的温暖淡水水域,也能生活在河流出海口、甚至近岸沿海的咸水水域。不挑食,植物碎屑、蠕虫、甲壳类都是它们的食物。
为啥要叫罗非鱼
除了非洲鲫鱼,罗非鱼还有很多别名,譬如吴郭鱼、越南鱼等等,香港人管它叫金山鲫,台湾人叫它台湾鲷。抛开别名不说,“罗非鱼”这个名字本身就有些让人困惑,它是从何而来呢?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罗非鱼由越南传入中国广西。1981年《广西淡水鱼类志》中已将此鱼称为罗非鱼了。罗非鱼在越南语中写作Cá rô phi,Cá 是鱼的意思,rô phi即“鲈非”,所以音译的“罗非”两字也就是“非洲鲈”的意思。Cá rô phi加起来,非洲鲈鱼,指代非洲产的鲈形目罗非鱼非常合适。
罗非鱼。图片:fishbase.se
另外,罗非鱼引入台湾的时间比大陆要早,1946年由吴振辉和郭启彰两位先生从新加坡引进,俗称南洋鲫、黑鲫仔,后人为了纪念,特别以两位先生的姓氏将这种鱼命名为“吴郭鱼”。
魅力无穷的慈鲷科
罗非鱼所在的慈鲷科(Cichlidae)又称丽鱼科或丽鲷科,顾名思义这个科的鱼类大多都很美丽,并且形态极其多样化,已知的慈鲷科有200多个属超过2000种鱼类,甚至是最大的脊椎动物科之一。
形形色色的慈鲷鱼家族成员。图片:seriouslyfish.com
喜欢淡水水族的朋友对慈鲷一定不陌生,“三湖慈鲷”之名实在是如雷贯耳。所谓“三湖”,指的是东非的坦干伊克湖、维多利亚湖和马拉维湖。在这三个僧多粥少的封闭湖泊里,迫于生存压力和竞争,三湖鱼在漫长的进化中演变出了千姿百态的种类,和匪夷所思的奇特习性。三个湖泊中都有数百种慈鲷,并且几乎都是这三个湖泊的特有种。这些慈鲷体色大多十分鲜艳,因此也号称“淡水中的海水鱼”。
马拉维湖慈鲷。图片:seriouslyfish.com
“慈”鲷之名源自亲鱼的慈爱
慈鲷科的鱼类大多性格暴躁,喜欢打斗,领地性很强,这大概也源自于生存压力。但是,它们对幼仔的保护却无微不至,极其的慈爱,甚至有一部分鱼会把鱼卵含在口中孵化,比如今天介绍的口孵非鲫属的成员。
雄亲鱼负责挖洞筑巢,经过一番求偶后,雌亲鱼产卵于巢中,并由雌鱼吸起鱼卵含于口中,利用口腔内不停的吸水活动给鱼卵供氧使其在口中孵化,雄鱼负责保护巢穴。鱼仔孵化后,雌鱼离开巢穴并哺育鱼苗直到具有较好的游泳能力为止。初具游泳能力的幼鱼在起初的一段时间里,仍会游进雌鱼口中寻求庇护。也有一些种类口孵的工作由双亲共同承担。
因为口孵这个特点,古埃及人经常发现活的小鱼从大鱼嘴里游出,因此罗非鱼在古埃及的文化里有起死回生的象征意义。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罗非鱼形玻璃器皿,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图片:wikiwang.com
打不死的魂斗罗
罗非鱼之所以会成为广受欢迎的水产养殖品种,主要是由于它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非常非常的低。不仅能生活在不同盐分的水域,而且对溶氧较少的水体也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罗非鱼在135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养殖,是全球分布最广的水产养殖品种,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大规模养殖罗非鱼,现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国。
正因如此,罗非鱼也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入侵物种,养殖逃逸和人为放生的罗非鱼到了野外水体,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繁殖力和毫不讲究的生活习性,对原生鱼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没有万恶的肌间刺!
罗非鱼虽然俗名里有鲫字,但与属于“万恶”鲤形目的鲫鱼有着一个本质的区别。鲤形目的鱼类鱼肉里布满了“Y”形肌间刺,而罗非鱼没有这种结构。没有肌间刺!没有肌间刺!没有肌间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而且由于产量较高,罗非鱼价格远低于同样没有肌间刺的鲈鱼、鳟鱼等,简直是懒得挑刺儿的人的福音。
带着尾巴的罗非鱼排。图片:123rf正版图片
罗非鱼产肉率高,鱼肉白皙中微微泛着粉色(是啊,不然也不会被当做鲷鱼)算不上鲜美无比但也尚可,因为深受不会挑刺儿的广大西方国家消费者的欢迎,于是罗非鱼被加工成各种鱼柳、鱼排或鱼片,欧洲的超市里也随处可以看到罗非鱼的身影。或煎或炸或烤,简单撒一些香料,就是一道不错的晚餐主菜。
欧洲超市随处可见的罗非鱼排。图片:supermarktcheck.de
煎罗非鱼排。图片:123rf正版图片
罗非鱼遇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料理后更是激发出无比的活力,红烧罗非、清蒸罗非、水煮罗非......没有它不能做的。不过,也正因为鱼肉与鲷鱼有几分相似,有些日料店也会有罗非鱼冒充鲷鱼,至于怎么区分,介绍鲷鱼的时候会再仔细介绍哟。
红烧罗非鱼。图片:莉莉菲 / 豆果美食
清蒸罗非鱼。图片:123rf正版图片
香煎罗非鱼。图片:123rf正版图片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0 06:35 , Processed in 1.636516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