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影向标 | 《流浪地球》获得普遍高分

[复制链接]

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管理员 - 管理勋章

 成长值: 3410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2-14 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流浪地球》

6.7分

1.陆支羽 9分

影评人,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著有《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尽管对电影之外的各种喧哗极度反感,尽管二刷时的观感有所削弱,但我依然愿意力挺;十年后看,毕竟还是「电影的归电影」。

1.终于,轮到我们仰望星空。2.后启示录死亡废墟,赛博朋克地下城,以及烟波浩渺的末日想象,缔造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国产硬科幻。3.拖着地球逃离太阳系的惊艳设定,本身便是对「家国情怀」的宏大投射,正应了刘慈欣那句「太阳死了,人还活着」。4.绝不仅仅只是电影工业巨壳下的类型尝试,始终荡涤其间的悲壮气息已然具备了史诗级质感,这是大刘的脑洞宇宙与电影创作团队精益求精造就的惊喜。5.屈楚萧很带感,演活了一个勇敢、中二又不失温情的英雄少年。6.唯有成为爆款,我们才有机会等到更多的国产科幻电影;或许以后会出现更好的,但至今这无疑是最好的。

2.王昕 9分

电影研究者。

「电影」「中国」的「事件」与「时刻」。

影像中冰封的北京、上海,消息里全灭的杭州地下城,以往只能在诸如《九州幻想》「城市毁灭」系列里才能出现的景象,终于登临大银幕。而可以/能够担当世界毁灭的主场,才是「文化自信」漫漫长途的起点。

作为休眠期科幻迷,当镜头从运载车一路拉升至领航者号空间站,木星之眼笼罩于地球的天空,一种久违的激动便占据了身体。作为电影史学习者,我好奇八十九年前因好莱坞扭曲华人形象,在大光明戏院登台演讲的洪深是否想象得到未来的中国能够拍摄出自己的世界想象(讲述人类和自身),如果看到又会激动若何。

PS. 正如片尾曲《带着地球去流浪》,化用的不仅是《观沧海》,更是《浪淘沙·北戴河》。《流浪地球》以及刘慈欣,和「换了人间」的历史与豪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会被此片感动或观看的前提之一,就是仍愿向「中国」(历经鲜血曲折、今天更问题重重的「新中国」)投注希望和热情。大可不必通过分割/剥离「中国」与「科幻」为此片辩白。

3.秦婉 8分

凤凰电影策划。

中国科幻层面的突破、密集剧情与扎实的完成度,再加上那份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用心程度,不可能不成功。

很多人想拍中国的科幻片,最难的看似是令观众接受原创的世界观设定,其实是影片完成度。完成度不够,观众进入不了,自然还是不会把类型上的突破当回事,这是有很多前车之鉴的。

因此,我并不是那么同意,只当本片是一部灾难片而非科幻片来看待的观点。我倒觉得用这样的方式,从根本上是在帮助观众,以最易接受的灾难类型片模式作为入口,进而接受这个中国制造的原创科幻设定。有了第一部对基础设定(即「流浪地球」计划)的认可,观众有了临境感,甚至自发对该设定的细节进行分析挖掘,将来主创想要再进行进一步的科幻内涵探索,拥有更大的格局,包括对政治层面、道德伦理层面多角度的深入,就容易多了。我相信导演和编剧不是想不到这些。

带着地球一起跑,这个设定我是非常喜欢的,它确实立足于一种东方式对家园的情感寄托,从一开场介绍设定时,就立下了一种悲壮而又纯真的气氛。与此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当你看到地球、人类存亡之际,有中国的参与,终究还是会被调动激情。这是天然的大国情结,而非简单粗暴的意识形态输出。

细节上的bug当然是不少的,但是之所以不会在观影过程中计较,一方面源于这个大设定的悲壮感催动了情绪,另一方面是密集的情节任务设置和紧张刺激的动作戏编排,包括特效技术的到位,令我们无暇回顾那些bug。

影片较弱的地方确实在于父子矛盾线,没有很好地展开,没有通过男主角的行动给予情感支持。

4.独孤岛主 8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给的是鼓励分,为了恭喜中国内地终于诞生了「正常」思路的科幻类型电影。缺点是建立于严格套路化编剧结构里的想象力仍旧欠奉,科幻大片的剪辑思维欠清晰,场景设定与人物关系还是过分依赖好莱坞的既定范本。不过看到银幕上的末日悲情上海,还是挺教人感怀的。

5.电子骑士 8分

影评人,在《科幻世界》开有科幻电影专栏。

影片本身可以毫不含糊给四颗星!再考虑到本片的改编难度,以及对国内科幻圈、影视圈的意义,它值得五星!

影片完成度很高,非常均衡,没有犯任何一个大错误——包括剧本、特效、剪辑、表演乃至美术设计、配乐等等!作为填补近二十多年来科幻电影空白,或者说重新开创科幻类型片的先驱者来说,这是相当难得的。

影片开始的十五分钟左右还让人有点小尴尬,入戏不是那么快,毕竟科幻类型片的「水土不服」已经是多年的问题了。但很快,这种略微的别扭感就消失了,你很容易投入到影片建构的环境和故事中去。

自然,故事已经是在刘慈欣《流浪地球》的小说基础上重新创作的了。我认为,原著中的精神内核是体现在了电影当中的,包括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巨大灾难带来的生存困境、人文主义与生存间的矛盾等等。电影版把类型定位在了灾难/科幻方面,我觉得是种聪明的选择。

特效质量还是很OK的,达到了国内上乘水准,与当前北美的准一线商业大片不相上下,但尚不足以和北美超级大片媲美。

影片中出现了流浪太空期间破败的地面城市,包括北京和上海,期间各种地标建筑相当抢眼。这绝对是科幻电影/灾难片在国内的一次突破!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嘛!

几位年轻演员属于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不过不失已属难得。最出彩的还是吴孟达和吴京,表演有力度,无论任何情境都能让观众觉得真实可信。

主题方面野心不大,稳着来看来是导演的追求。以家庭和亲情为切入点,看来是最能打动当下国内观众的。

不要急着说和国外的科幻电影经典比,这首先是非常合格、比较优秀的科幻灾难片,一部工业水准、编剧、导演全部在线的华语电影——已经相当难得了!

小问题其实还不少的。

剧本方面还是有很多可以打磨的地方,影片中大部分时候都是群戏,但演员们能出彩并让观众分清谁是谁的机会并不多(跟《红海行动》有相似的问题)。特别是本片的「女主角」,全程几乎都在打酱油,只有结尾一场戏是给足她表演戏份的,这个设定还是让人觉得有点可惜。刘启与父亲的戏,特别是他们之间的矛盾缺乏铺垫,导致结尾的感情戏有点不够给力,没烘托到顶点。

此外,结尾一幕似乎有点过长了,一个灾难接着一个灾难,特效方面又有些雷同,无外乎就是各种落石崩塌,稍微有点容易疲倦。如果中间再加点抒情段落甚至一些空镜头,也许会让影片节奏更舒缓,情绪更饱满。

最后,我觉得最大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把《流浪地球》小说中那段憾人心弦的诗篇放在电影中——哪怕是字幕呈现一下呢。

6.风间隼 8分

影评人。

看预告片以为是个「太空战狼」,想不到超出预期。情节热血,想象奇伟,画面瑰丽,是个完成度很高的硬核科幻电影。比原著更多了些「中国意识」,好坏见仁见智,让我一句话概括剧情的话就是「烟花爆竹救地球」。

关于他者的刻板印象不少,麦克隋的角色简直是逆转的东方主义,是以后需要多借鉴人类学的地方。让我最感兴趣的是我们终于可以自己拍灾难末日场面了,这本身就打开了设想另一种社会秩序的大门。缺点主要是设定未臻圆满,叙事轻重偏颇,最关键的点燃木星大气和吴京牺牲没有直接表现,剧力打了折扣。

7.刘宇清 8分

电影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被誉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并不仅仅因为此前的中国电影几乎没有像样的科幻电影。刘慈欣的科幻是硬核,与欧美科幻小说/电影相比,也独具匠心。制作品质告别山寨和戏法,符合科学的想象。

科幻是世界级的,人物设置和情感价值是中国式的。为了贺岁而设置的桥段,最终成为科幻躯体上的bug,增加了票房价值,却减损了艺术含量。

正如《战狼》一样,《流浪地球》深入人心,但是经不起推敲。为了让那瓶酒派上用场,Moss每次说话都要漏电、冒烟、闪烁火花。这样看似周密的铺垫,放在空间站的环境里,实在太令人尴尬了。刘慈欣的小说,有一个宏大的宇宙,但中国电影还是要从细节做起。

科幻电影,最重要的是寓言和预言功能,切不可以贺岁娱乐为旨归。

8.悉尼卡通 8分

编剧。

完全超出预期,无缝嫁接了近年越发在意细节的硬科幻和九十年代个人拯救世界的英雄主义。既是华语电影在类型创作上的新探索,又是直男电影的英勇回归,与去年同档期的《红海行动》遥相呼应。

9.谭政 8分

电影学者,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策展人。

这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自此再不能说中国无科幻电影了,对,硬科幻。即便从全球科幻电影的视野来讲,其影像呈现、叙事建构也堪称不俗水准,而其想象力更具开创性,不仅有大的叙事格局和情怀,更找到了支点,撬动了地球,这是带着家园去寻找新的家园。

10.闵思嘉 7分

影评人。

《流浪地球》为好莱坞叙事和东方叙事找到了一个情感上的连接点,你可以在其中看到诸多优秀西方科幻片的影响,不足之处在于中间段的部分即便是放到非科幻段灾难片设定上也完全成立,但在中国科幻片空白的情况下,《流浪地球》把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均衡,的确是里程碑之作。

11.桃桃林林 7分

影视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桃桃淘电影」运营者、线下活动「桃桃观影团」发起人。

当时看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影片终于用一种好莱坞灾难片的模式,来处理这部电影,这使得最后的救援与牺牲,都有热血感。虽然从情节的细节、人设、台词等很多方面,还是有太多的遗憾。但是,它还是一个方向吧,这种大片,还是要尊重一些类型片基本情节规律的。另外,真正触到我的,还是那个2500年的漫长旅行,一场所有人都看不到结局的冒险,特别绝望与悲观,恰好也是我对于周的看法。

12.胡续冬 7分

诗人,译者,随笔作家,执教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这部现象级的影片,确实让人看到了郭帆团队的艰辛劳作和耿直诚意,道具、美工、特效都非常值得称道,视觉冲击所裹挟的对普通观众的情感召唤力基本到位。这部影片所积攒的影像经验和团队协作经验,不仅具有奠定国产科幻电影元年的意义,更对广义上的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这一点来看,很多人将它视为电影领域的「两弹一星」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片中剧情、人物设定、表演和对白上的缺憾也不容忽视,看得出,剧本本身虽然在保留了刘慈欣原著的基本设定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可以避免刘式世界观外溢的改编,但改编后的一些内容在价值观上依然值得商榷,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影片引起了广泛讨论的原因。不管怎样,扎堆改编刘慈欣的作品,比起扎堆改编严歌苓的作品来,也算是一个提升中国电影人基本素质的大进步。

13.路西法尔 7分

文艺学博士。

中国宇航员开着空间站撞木星,这不是《全频道阻塞干扰》嘛?视觉效果还是可以的,但剪辑有问题,吴孟达和李光洁死得都很突兀。掌握全部资源的联合政府一顿猛操作,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完球了,你们空间站自己飞吧」,然后危机被一个翘课学生灵机一动想出办法解决了——这、这其实是在黑联合政府吧?

联合政府唯一一次发挥正面作用就是救援队要散伙回家见最后一面的时候把人都吼了回来。所以联合政府的对立面其实是小农思维吗?在我看来,人类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要回家还是再抢救一下根本算不上道德悖论,肾上腺爆棚就上去了。如果没有大家要散伙这个假想敌,联合政府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这就是人性悖论与意识形态制造的虚假悖论间的区别。问题在于人性自有尊严,人完全可以从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手中取回自身。

14.王晓光 7分

aka cbvivi,Vlogger,前媒体人。

很成功的改编。原著是一本重设定轻情节的小说,电影里有大部分贺岁档观众都很容易看懂的(科幻)故事背景和清晰的(灾难片)人物行动目标。带来猎奇又紧张的观看体验。视觉完成度比想象中高,中国视觉元素看得亲切。

15.贾选凝 6分

影评人,香港资深媒体人。台湾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腾讯大家」签约作者。

合格的商业片,泪点掐很准,剧本比较弱,男主角前半程也不在状态。基本是和《后天》在一个level。

16.杨时旸 6分

中国新闻周刊主笔。

1.从特效和技术上讲,这应该是迄今为止此类中国电影的巅峰了。磅礴恢宏,细节营造用心。2.故事层面比较糟糕,很好奇到底出于什么原因,造成几乎超过40%的台词都是后配的,而且对不上口型,明显是片子成型后彻底改词重配的。这严重影响故事质量。3.作为类型片,很多讲述方式有明显问题,比如人物特征不鲜明,交代不清楚,刘启变成「刘户口」,这种启字的拆解为什么不交代?李一一变成「李长条」留给谁去猜?4.很多地方增加众多根本无意义的插科打诨,自以为幽默但毫无笑点非常尴尬。5.这个全球化的救援项目中,中俄合作,稍稍出现一句法语,两句日语,美国只闪现一次国旗,美国的缺席,出于什么原因?好奇。6.科幻特效技术有了巨大进步,但技术这只是科幻电影的一部分。

17.小水 6分

偶像宅。

像《战狼2》一样,影片作为一部商业大片是合格的,在国产片环境中甚至是水准以上的,这点最终反映在了票房上。无论人们围绕影片的意识形态如何打口水仗,也应该记住,仅仅依靠意识形态,是无法让观众掏钱买单的。

18.tyger tyger 6分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文系硕士导师,电影学者。

有库布里克1968年的经典在前,一切对此片所持的赞语都应节制。我感兴趣的是「火种」计划的既定程序和地球联合政府的叙事位置怎么摆,这其实是片中一直很模糊的地带。 联合政府最后用法语同意吴京的冒险,是「理智」之外的情感弹性的显示吗?这个意义上,刘户口和吴京之间,吴京和联合政府的指令之间,是个体和父/法间的和解-妥协的故事~

19.耳朵 6分

「奇爱博士讲电影」责任主编,独立戏剧人。

在建立叙事的时候,其实还是考虑到了中国电影的教化传统。从「天地君亲师」的严苛父权体系角度,和西方科幻常见的古希腊神话、圣经叙事进行了内在逻辑的转移,刘启和韩朵朵始终在父权的阴霾下行动,不在场的父亲与替代的父亲交互作用。概念上立得住,是国产科幻片类型的一大推进。

20.西帕克 5分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流浪地球这个科幻设定非常浪漫,但执行起来却有点网飞网大的感觉。人物多且不深入,主线基本就是一场没规划的救援。导演既想做得温情,又想做一点悬疑,但两头落空。其实,可挖掘的地方很多,毕竟计划刚开始就要杀死一半的地球人,如何选择取舍其实非常艰难,之后的社会也更应该沉浸在悲伤和自责中,而不仅仅是如今的猎奇和救援。只关注科学的那一面,而略过或简化人性的那一面,难道中国科幻的最高追求只能是爽片吗?

21.大奇特 5分

老电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拍摄的角度来说可以了,美术、特效一大进步,确实值得一些人吹捧。原著的概念改成宏大视角下的舍小家顾大家……旋律也就跟着正了。很多设定只是立在表面的炫酷,内里空洞,给予观众的解释太多,赋予观众的想象太少,过多展现特效,缺少对人物功能、动机上的铺垫,尤其几个年轻演员很让人讨厌,表演也差。以及镜头切太快,细节有缺失。

22.汽车大师 5分

电影撰稿人。

从电影工业角度看,这的确是部里程碑式的国产类型片,特效突破让宏大的科幻设定有了令人信服的银幕呈现。但硬件齐了软件完全没跟上,人物扁平还能说是此类群像大片的通病,每场动作大戏都导得如此混乱不堪、肌理不明着实是不可饶恕。

23.LOOK 3分

影评人,电影研究者。

科幻层面零思考,毫无想象力可言,基本就是另一个版本的《红海行动》。

24.赛人 3分

影评人。

不觉得这是科幻片,也不觉得这是灾难片。这些类型包装都是口红、眼影。当所有的地标建筑以冰冷的姿态呈现之时,包括最浮泛的亲情和最常规的团队意识呼啸而来之时,你就知道你离现实很近,而离幻想很远。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17 05:12 , Processed in 0.691649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