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又一反面教材,演员增肥到200斤就能拍出好片?电影哪那么容易?

[复制链接]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590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2-3 1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拿下金球奖音乐/喜剧片最佳男主角的时候,克里斯蒂安·贝尔奥斯卡最佳男主的呼声可以说是达到了高潮。

因为他在《副总统》中,饰演美国前副总统迪克·切尼,又一次奉献了自己的橡皮人演技,增重了近四十斤,以至于当时他走进片场的时候,大家都没有认出他来。

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迪克·切尼

不过比起为《机械师》减重近六十斤的战绩,这可能还不算什么。

《副总统》演技挑战的关键并不是增肥这么单一,而是贝尔要在影片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从迪克酗酒潦倒的青年时期,演到他走上职业巅峰,并因为心脏病而离开政坛的暮年时期,中间有五十多年的时间跨度。

前后判若两人

不管是体态胖瘦、神情状态,还是动作肢体,贝尔都在这不同的人生阶段中来回切换。

这是贝尔的迪克·切尼和真正的迪克·切尼。

这是贝尔演的年轻迪克·切尼和老年迪克·切尼。

当然,这其中还有高超的化妆技术、假体和假发的功劳。

但不得不承认,贝尔为这个角色付出的努力,让这个角色有了成功的可能。

但也只是「可能」。

奥斯卡很爱把最佳男主角颁给传记类的伟人角色,和真实人物有关的影片,在奥斯卡的历史上也有很高的提名和中奖率,就好像今年提名最佳男主的五部影片,就有四部都是传记类电影。

因为横扫了不少前哨,贝尔这个传记类的非典型伟人角色拿奥斯卡的呼声自然很高,但前段时间他落败了演员工会奖的最佳男主,失去了演技类奖项最有参照性前哨的肯定,关于贝尔拿下奥斯卡的期待,我们可能还得打个问号。

这也证明,即便是有贝尔坐镇,《副总统》离成功,也还是差了很大一步。

这不是贝尔演技的问题,而在于影片本身。豆瓣6.8的分数,只好于20%传记片,也很能说明问题。

《副总统》和《大空头》很像,有亚当·麦凯强烈的作者风格,喧闹、拼贴、娱乐性极强,充满了黑色幽默,处处打破第四堵墙,就连迪克这个主角的选择,都完美地符合影片想要的风格。

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也是最有权势的副总统,据说小布什的很多决定,包括阿富汗战争、入侵伊拉克,都是在迪克的直接影响下决定。

用亚当·麦凯的话来说:「切尼堪称是美国现代史上最有权力的政治人物,他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美国现在的国际地位,而他为了攫取权力所采取的方式也令人瞠目结舌。」

富有争议和矛盾的领导者,这简直是个天然的戏剧体,也完美符合亚当·麦凯在《大空头》里展现到极致的黑色幽默和娱乐至死。

政治的不确定性和隐秘性,也产生了一种窥私的心态,让《副总统》的故事充满了奇观感。

但问题,恰恰就在于《副总统》所涉政治的不确定性和隐秘性。

亚当·麦凯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还试图通过十几条渠道采访到了关于迪克及其家人的信息。

但或许是因为这些信息不方便全部透露,或许是因为他它们本来就是破碎而难以聚合的。具体到《副总统》中来,这些政治的阴谋、权力的角逐、政治地位的攫取,全都变成了片段式的惊鸿一瞥。

你完全无法从中窥见历史的真正面貌。

或许你也可以说,政治就是这样的,亚当·麦凯不正是恰好拍出了政治的狡黠和乖张吗?

以为让你看见了一些真相,但最终你什么也没看见。

我们姑且把这看作是一种解释,毕竟《副总统》要拍的并不是政治事件,而是迪克这个人,那我们就来说说迪克这个人的塑造。

传记片需要解决两个最重要的问题。

一 、他是谁?

二、他为什么是他?

可以说,《副总统》在这两点上,都做得极其失败。

影片从迪克的六十年代开始,那时候的他还是个一事无成的电线工人,因为打架被耶鲁开除,在妻子的控诉下才决定改变现状,转而就得到了华盛顿特区国会实习项目中的一个职位,并因此走向政坛。

但不同的职位、不同的人生阶段并不足以构成「迪克·切尼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

整部影片看下来,我们会觉得迪克是老谋深算的,就拿小布什邀请迪克做副总统的那段情节为例。

迪克先是拒绝,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和忧虑,再以帮小布什做一些他根本就不想管的小事为理由,来一点点拉小布什上钩。导演在这里还煞有介事地插入了钓鱼的镜头,来强化这个场景的「设局」意味。

这是一场相当大的重头戏,但却丝毫没有达到政治上那种「你来我往」的阴谋感。

一部分原因,在于贯穿全片的对小布什的蠢化。

当一个阴谋家失去了对手,所谓的阴谋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不仅使《副总统》中的政治斗争变得浮于表面,还让迪克这个人老谋深算的鹰派人设,变成了「虚无主义」的阴谋家。

你几乎只能看到决定的结尾,每个政治决策的完成时。

借用那句被说过很多次的话,所有阴谋馈赠的礼物,早就已经暗中标好了价格。

这个价码是如何被定价、标上去的,才是这类电影的重点。但《副总统》中并没有。

另一方面则指向了影片的第二个问题,「迪克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们能看到他对权力的渴望和攫取,却看不到他背后的动机和渴望,甚至信仰。

迪克显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伟人,他是反英雄式的反伟人,但是他的反面,都没有落到实处,也没有根源。

当我们说「反伟人」的时候,是指他信仰一些东西,也才背反一些东西。即便这种信仰是死亡、杀戮、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也是「反伟人」得以建立的根本。

但《副总统》中没有。

即便是影片多次在闪回中展现迪克如何回忆起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好像是要告诉我们,迪克做这一切的原因都是自己的家人。

但就算是夫妻俩在床榻上相拥念起莎士比亚,作为观众的我们,也还是感觉不到,这对夫妻之间感情的动力与纽带。

不论是在早期的潦倒阶段;还是成为尼克松、福特或者老布什政府幕僚的早期崛起期;再到吊着小布什上钩,成为他的副总统并大权在握的时候,我们只看到了身在不同职位、不同体态和样貌的迪克,却没有看见这个时候的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我们在看电影时,看到的是人物的行动、他们的决定,这是外化的部分;但是更重要的,支撑起整个故事核心的,是人物做出行动和决定的依据。

他们在作出决定时候的挣扎、他们在明白自己在拯救一些人也要杀掉一些人时的痛苦,他们一直坚持的又或者是中途改变的信仰。

这些最为核心的部分,在《副总统》里,也没有。

甚至迪克在从一个酗酒的电线工人,变成决定美国命运的掌权者的时候,我们都看不出来这个人物在外形以外的变化。

《副总统》所展示的,只是迪克在权力职位上的进阶;人物成长史上,却全是空白。

亚当·麦凯是知道拍这部电影的关键的,他说:「很想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在驱动迪克、他到底信仰什么」。

但他没能做到。

《副总统》很早就把贝尔增肥作为影片宣传的噱头,这本来没什么好值得批判的,毕竟演员为此付出了堪称细胞量级的变化。但贝尔这次的付出以及不成正比的口碑,可类比当年的小李子,在多年的耕耘下,他终于凭借自残式演出的《荒野猎人》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男演员。

很多人为此喜大普奔,小李子当然也是早就该获得奥斯卡肯定的演员,但是在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被我们忽略了。

那就是,奥斯卡和好莱坞对毁容和自残式演技,一直都是在默许和暗中鼓励的。这让很多人惊叹于演员的牺牲,转移了对演技和影片本身的评价标准。而这,对电影和演员本身,都是一种伤害。

这不免让人想到最近买下钮承泽《跑马》版权的任贤齐,据说还要再次增重。

我们此刻无法判断影片的价值,只希望任贤齐不会白受两遍苦。

归根结底,演员控制体重,牺牲健康,是他的职业本分,完全不应过度神化,更绝不能把它当成好电影的标准,这个严重误区真的要怪奥斯卡之类奖项给行业和观众带来的糟糕示范。


插件设计:zasq.net

灰铜v1_04蓝铜v2_02蓝铜v1_05蓝银v1_01灰金v1_01绿金v1_01

沙发
发表于 2019-2-3 16:37 | 只看该作者
再好的演员,剧本烂,导演烂,那也是白搭。

评分

参与人数 1灵石 +3 收起 理由
抢楼评分专号 + 3 很幸运,你获得了抢楼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1 19:59 , Processed in 2.092931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