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上海:前世经典今生传奇的旗袍故事

[复制链接]

区版勋章 - 区版勋章

灰铜v1_05蓝铜v2_05蓝铜v1_05紫银v2_04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5紫银v1_02蓝银v1_05绿银v3_05绿金v3_05宝血灵晶红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1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旗袍·前世今生
百年旗袍史,就是兼容并包的创新史,更是上海海派文化的浓缩精华。

来源 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
旗袍,顾名思义,是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辞海》释文旗袍是“清满洲旗人妇女所穿的一种服装制服。下摆不开叉,衣袖八寸至一尺。衣边绣有彩绿。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采用”。
漕溪路旗袍文化展示中心 范筱明摄

融合 缓慢而持续地进行
随着满族的统治者进入北京,旗袍也成为宫廷服饰,但这时的旗袍与现代意义上指称的旗袍在样式、裁剪、装饰上相差甚远。在宫廷之外,随着民族融合,满、汉妇女的服装互相学习与借鉴,款式与风格上有了诸多相似之处。在清朝统治的300多年间,这种融合一直在缓慢而持续地进行。

新鲜 最早穿旗袍的汉族妇女是上海女学生
清朝覆灭后,旗服经过短暂的沉寂后,反而成为汉族妇女的流行服饰。据考证,早在1913年就已出现身着旗袍的汉族妇女。最早穿着旗袍的汉族妇女是一批上海的女学生,她们穿着宽敞的蓝布旗袍走在街上,引起各界妇女的羡慕。这也成为文明、新潮的象征,引得各界妇女纷纷效仿。
长乐路旗袍店

流行 成为专属妇女的日常服装
1921年,旗袍在上海妇女界流行,继而迅速扩大到全国各个阶层,逐渐成为专属妇女的日常服装。这个年代旗袍的款式有两个特点:“中西合璧,变化多端”。而现代意义上旗袍即是这种以旗装为基础并广泛吸收西式裁剪方法制作的海派旗袍,上海遂成为现代旗袍的发祥地。
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民国服制条例》作出规定,正式将旗袍定为两款女子国民礼服之一。此后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旗袍一度成为中国的"国服",成为中国妇女最重要的日常服饰。这一时期,旗袍也走向了国际化,在西方逐渐流行起来。

回归 电影深温旗袍文化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政治、经济原因,旗袍在内地几乎销声匿迹;反倒是在港台地区及海外华人中,旗袍仍在流行。改革开放之后,旗袍经历了一个奇特的“回流”。
随着电影《花样年华》、《金粉世家》、《色戒》等影视剧的上映,旗袍再度流行起来。

旗袍·工艺
好的旗袍犹如精美工艺品。对人体36个部位的精准测量,“镶、嵌、滚、宕、盘、绣、贴、绘、钉”等繁复的,几经雕琢,才得以成就一件经典。

盘扣 一点一点勾出来
旗袍之美,点睛之笔在盘扣。旗袍的盘扣是裁缝用上好的衣料一点一点勾出来,然后手工缝上去的,将衣服翻过来,会看到错落有致的针脚。传统旗袍上盘扣用于旗袍的领口、衣襟和开衩等部位。现代旗袍为穿着方便,衣襟部分多由拉链代替,而领口处则必有盘扣,实用又起装饰作用。
漕溪路旗袍文化展示中心 范筱明 摄
漕溪路旗袍文化展示中心 范筱明 摄

手工盘扣有其特殊的工艺性,它运用细腻、婉约的手工扦边和盘花扣,表现出一丝不苟的自我涵养,精巧的盘扣中蕴含着精致。每一例盘扣都有表现其特征的名字,从普通直形扣到栩栩如生的蝴蝶扣、蜻蜓扣、菊花扣、梅花扣和象征吉祥如意的寿形扣等,有近百种之多。

滚边 内衬滚边都要均匀、细密
华美而精细的滚边也是旗袍之美。滚边用来包裹旗袍的开衩、领口、袖扣、底边等开口部位,一般选择与旗袍底色相近的颜色。分辨旗袍工艺好坏,检验滚边是必做的功课。除了外部滚边还要翻看内衬滚边是否均匀、细密。
手工缝制的滚边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一般3.3厘米距离应缝11-12针,手感摸起来比较柔和,针脚多导致面料变硬,少则让工艺看起来粗糙。
最普通的旗袍采用的是“一嵌一滚”式的滚边;复杂一点就有“一嵌一镶一滚”或“双色两嵌两滚”等等;更为考究的则会把镶、嵌、滚等技术重复搭配地用在滚边上,制造出更加华美和精细的效果。

绣花 最常见的是京绣和苏绣
旗袍染上或绣上山水画、古诗词、花鸟图……这件衣服就更具有了一层灵魂,不仅仅是布料的一种柔和,蓦然呈现出的是一种千年梦境一样沉静的美。绣是体现旗袍是否高质量的重要部分。我国不同地区的刺绣工艺各具特色,最为人所知的有京绣、苏绣、湘绣、顾绣等。在旗袍绣花技术中,最常见到的是京绣和苏绣。

剪裁 考量师傅手艺的一大标准
裁剪是旗袍制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采用胸省、腰省、装袖、肩缝等西式工艺,与中国传统工艺相结合,使旗袍既能体现中国传统女性含蓄温婉的韵致,又体现出现代女性简洁干练的风采。

旗袍·传奇

穿旗袍是要有资格的,这种资格常常不仅仅在于年轻貌美。成熟的女人味,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反而更为旗袍增色几分。

宋庆龄 喜欢素雅的味道
旗袍是宋庆龄最喜欢的服装之一,她的衣箱里几乎都是旗袍,而且色泽以素雅为主,花纹和装饰简单,但做工精良。抗战时期,宋庆龄曾将旗袍作为国粹送给了斯诺夫人海伦·斯诺。海伦·斯诺的好友玻莉穿着这件旗袍,在美国为中国抗战到处演讲募捐筹款。

宋美龄 多得编起号码来
宋美龄衣橱内的旗袍件数,大概现今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无人出其右者。裁缝师傅为宋美龄准备的所有旗袍中,可以分得清料质高低和季节的区别。而这些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旗袍,平时都由身边管理服饰的女侍编成号码,以便于随时取用。

胡蝶 还有以她名字命名的旗袍
电影明星胡蝶喜欢穿短旗袍,她在短旗袍的下摆上缀上三四寸长的蝴蝶褶衣边,短袖口上也相应缀上这种蝴蝶褶。而旗袍的长度缩短到膝盖下,袖子也缩短到肘上,整个小腿和小臂袒露无余。因为“蝴蝶”与“胡蝶”谐音,胡蝶穿的这身旗袍,时人称之为“胡蝶旗袍”。

林徽因 结婚时穿的旗袍甜美别致
新月派诗人林徽因穿着窄身旗袍、体弱多病,但爬起古建筑穹顶来却根本不成障碍。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完婚时的一袭旗袍颇为亮目,系林亲手设计。尤其是头饰的款式,如冠冕一般充满了民族情调,中间缀以缨络,两边则是长长的披纱,甜美别致。
邓丽君

邓丽君 珍贵的金丝滚边旗袍
邓丽君与旗袍也有不解之缘。在她的演出服里,旗袍占了多数。其中,金丝滚边旗袍就相当珍贵。

旗袍·漫步上海
旗袍美女与经典城市,这该是怎么样的完美组合。上海虽然节奏很快,但是依然有许多地方适合我们穿着旗袍看风景,韵味十足。
漕溪路旗袍文化展示中心 范筱明 摄

定制一身优雅 上海旗袍地图
逛逛旗袍主题街

长乐路瀚艺旗袍店
一家以绣花旗袍为一大特色的定制店。店里的旗袍均出自一些老师傅之手,都是手工精绣而成。诸宏生师傅出生于1918年 ,从事旗袍行业近80年。他见证了旗袍在“十里洋场”的辉煌。现在95岁高龄的诸师傅,被誉为百年上海旗袍传奇。
黄浦区长乐路217、221号地铁1号线陕西南路站

长乐路老上海旗袍店
店里旗袍摒弃大红大绿,取而代之的是白色、米色、藏青色等素雅的色彩;图案以宋代书画的“以意为先”为审美原则,不求富贵,但求意境、风雅。黄浦区长乐路201号
地铁1号线陕西南路站
长乐路旗袍店

长乐路丽古龙丽古龙使用的材料很是别致。纽扣的材料也多种多样,玛瑙和玉石等别致的石头纽扣都很受欢迎。
黄浦区长乐路205号地铁1号线陕西南路站

茂名南路金枝玉叶旗袍店
一家经营传统以及改良旗袍的定制店。老板本人就是设计师,常常会借鉴国外时装设计师的灵感,把流行元素应用在旗袍上,让传统旗袍焕发出新的活力。黄浦区茂名南路72号
地铁1号线陕西南路站

在这里也能买到旗袍田子坊“2002海上”旗袍店
一家以将新潮元素取胜的旗袍店,让旗袍时髦起来,更适合当下年轻人的着装品位。黄浦区泰康路田子坊5号
地铁 9号线打浦桥站

南外滩轻纺面料市场挑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想象它穿在身上时的优雅与精致。这里有不少摊位的布料都很适合旗袍制作。不管是传统的真丝,还是棉布,甚至是牛仔,也许都将成为一件最适合你的旗袍。
黄浦区陆家浜路399号(近南仓街)地铁4号线南浦大桥站

欣赏旗袍好去处
徐汇旗袍文化展示厅
由汪薇玉女士创始的上海旗袍沙龙2007年从闵行区古美街道起步,举办了许多活动。日前,他们的活动地点正式搬到徐家汇,成为徐家汇众多文化景点的新成员。徐汇旗袍文化展示厅的成立让生活和工作在上海最都市最繁华的地段的女性可以有一个空间享受优雅的旗袍文化,感受让我们骄傲的民族服装元素。旗袍沙龙将不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人们还可以在这里借服装和场地拍摄旗袍艺术照。
徐汇区漕溪北路850号地铁1、4号线上海体育馆站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31 11:38 , Processed in 0.842875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