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太极拳学》作者:孙禄堂【PDF】

[复制链接]
风葶云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1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太极拳学简介
作为防身抗暴、克敌制胜的社会实践,中华武术在炎黄子孙繁衍生息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武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的系统总结便形成太极拳学。  

太极拳是中国的传统武术,太极拳的技术与理论经过数百年的演化、发展始臻完善,1919年孙禄堂先生出版《太极拳学》一书。太极拳发展史上有了专门研究太极拳技术与理论的太极拳学。

真切领会、正确理解太极拳学是顺利修炼中华武术的必要前提。得心应手,是说太极拳学能够帮助中华武术爱好者入门,指导中华武术修炼者深造。自觉修炼,意味着中华武术爱好者的修炼实践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有意义。太极拳学会告诉我们中华武术的常识;太极拳学会告诉我们中华武术的发展变化;太极拳学会告诉我们中华武术昨天的辉煌、今天的困惑、明天的希望;太极拳学还会告诉我们中华武术的体系、组成、结构、功能、性质、特征、原理、方法、手段、目的、效果、缺陷等等理论知识。太极拳学会提醒我们认识中华武术的本质;太极拳学会提醒我们尊重中华武术的规律;太极拳学会提醒我们坚持中华武术的原则;太极拳学会提醒我们研究中华武术的奥妙;太极拳学会提醒我们培养中华武术的技能;太极拳学更会提醒我们牢记中华武术的宗旨。总之,为了自觉修炼中华武术,我们需要学习太极拳学。
太极拳的哲学理论
1.《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2. 宋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箇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 清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3.谓天宫,仙界。 三国魏阮籍 《咏怀》之七二:“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晋葛洪 《抱朴子·吴失》:“园囿拟上林,馆第僭太极。”《云笈七签》卷八:“太极有元景之王,司摄三天之神仙者也。”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31 09:51 , Processed in 1.789016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