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160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3-25 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成书时间:1922 年
  类别:长篇小说
  版本推荐:译林出版社版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意识流”小说的经典,它超乎常人想象的规模(7 部17 卷,中文全译本300 万字以上)使它成为一座诱人的阅读高峰,作者普鲁斯特为它耗尽17 年的余生。
  普鲁斯特(1871~1922)的一生,是伴随着贵族沙龙优雅的艺术氛围和自身病痛的折磨渡过的。他出生于巴黎一位颇具名望的医生家庭,这个家族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著名哲学家柏格森是他表兄,他的舅妈主持着一个文化沙龙,那里的常客有拉马丁、雨果、缪塞、梅里美、仲马、罗西尼等法兰西文化名人,他就在这样的圈子里受着熏染,得到文学启蒙。普鲁斯特9岁起就患有严重的哮喘病,这使他与生俱来的敏感更为强烈。中年开始,他的哮喘病日益严重,以致于忍受不了来访的朋友身上带来的外面春天田野里植物的气味,只好躲进一所软木镶的密闭的屋里。后来,他为了写作《追忆似水年华》中童年看山植花盛开的细节,不得不在夜间坐上用篷布密封的马车重游故地。普鲁斯特体弱多病,长期蛰伏在家,人们容易认为他是个懒散懦弱的公子哥儿,然而,他实际上充满了西西弗斯般的坚韧意志,他最终选择了文学为终身事业,写作不为荣耀与金钱,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著作能否出版,但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他给世人留下了万余页手稿,这就是后来的文学长卷《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的这部小说虽然篇幅吓人,却是磨人性子的一帖良药。你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觉得精采之极,因为他每一段文字的内在生命力都不依赖前后段落、情节、人物和命运。这些在传统小说中被视作屠龙刀的东西在这本书中退居次位。可以说,他的每个句子都具有本身作筋络的能耐,那是极耐咀嚼和回味的美文才能具备的,仅此,足以见普鲁斯特柔韧近乎极致的写作功力,谁能像他那样把吃一块小甜点心的感受写得那么淋漓尽致,而用四五千字的篇幅细细地描摹一个人踏上一级一边高一边低的台阶引起的心灵界那些微妙的变奏曲呢?只有普鲁斯特利用文字这块神奇的毛毯,回到以往失去时间的某一瞬间,并把它们挽留住,永恒地挽留住。他还通过富有情境的叙述去追索逝去的生命,再现过去的存在,从而获得精神上永久的快慰和幸福。
  这就是他使得《追忆似水年华》长而不松,繁而不散,杂而不乱的终极原因。
  普氏是位意识流大师。他精雕细刻人类心理世界,流连于时间之门锁闭的密室内。他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建立起属他私人所有的“想象博物馆”,却引起了全世界的热情,我们的阅读习惯从此也走向细腻和内省的路途,同时惊异于小说这种文体对于精神世界丰富的表现力,从而也促使我们不自觉地勾起自己过往岁月沉着的追忆。
  这部巨著起初四处投稿无门,1919 年第二部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的荣誉拯救了它的命运,从此它在文坛受到莫大的礼遇。评论家在苦于没有时间全文细读的同时,惊叹普鲁斯特发现了新的矿藏,认为他在一部小说中就实现了一场“逆向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即“人的精神重又被安置在天地的中心”。
  这部曾被认为是一位病歪歪的纨绔子弟写的小说,就这样获得了艺术技巧改朝换代的先驱者的地位。
  那怕只读完一个章节,你都要叹服普鲁斯特出色的语言天才,承认它是值得永志不忘,收藏并且时常翻阅的“才子行”。
  内容梗概
  马塞尔躺在床上,他自幼体弱多病,依靠家境的富裕过着一种优游的生活。只有当他睡着时,周围萦绕着时间的游丝,岁岁年年,日月星辰,才有序地排列在他身边,记忆如同潮水冲他涌来。那些过去的情景不断地变幻,他从自己正在阅读着的那本书想起,想起了历史上那些与已无关的事,想到了自己往昔生涯的断片。比如,还是一个孩子时,他住在贡布雷他姑妈家中,吃着一种小玛娜莱娜的甜点心;在巴尔贝克同他慈蔼的祖母一起度过的一个假日;他的好朋友,罗伯特·德·圣洛普所在的城市里驻了军队;还有在巴黎看戏剧的生活经历,有一回母亲带他去了威尼斯;或者,他跟着家人在开满了香花的园子里散步。
  他能够清楚地记得,在贡布雷的一个夜晚,临睡前,那时他还是一个孩子,自然要被早早地打发上床睡觉。这时,邻居斯万先生来拜访他母亲,于是母亲匆匆地安顿好小马塞尔就去客厅了,可怜的孩子却一直烦燥不安地等待着母亲惯例的临睡前的一吻,一直到斯万先生离去,他才能够安静下来。
  很久以来,他对贡布雷的印象就只是这个晚上,尽管每年夏季他都要和家人一道在贡布雷渡过一段时间。直至多年以后,当他和母亲一起品茶,尝一种小甜点心时,一种异常而熟悉的感觉就会随着小点心的滋味一块儿弥漫开来,关于贡布雷的所有印象会突然重现。
  他记起了在贡布雷生活时周围的邻人。他家的住处有两条路。一条是去斯万家的,那条小道经由斯万先生花园的外墙,紫丁香和山楂花竟相开放,他就是在那条花径上初识初恋情人希尔贝的。另一条是通往盖尔芒特家的路,路程很长,得先打听天气如何。然而,它最动人的魅力在于维福纳河几乎始终在他们身边流淌。这两个家都是贡布雷的望族。他还记起了曾在路上遇到的人们。比如医生和牧师,一位名叫万托维尔的老作曲家,他死于极度的伤心和羞辱,因为他的女儿同一位声名不善的女人交往。在所有的人当中,他记得最清楚的是斯万先生。关于他的故事,他是从家人闲时的谈话和街谈巷议中慢慢地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的。他开始渴望和斯万先生一家交往,时常幻想参与他们的生活。
  斯万先生十分富有,他是个犹太人,在上层社会也是个吃得开的人物,可每每因为人们谈论他的妻子而被轻率地鄙夷。因为她本是巴黎的一名高级妓女,她有着足以让人神魂颠倒的美貌,类似于歌剧《洛痕格林》的某些片段,类似卡帕契奥的某几幅油画,她叫奥黛特。奥黛特把斯万介绍给维尔迪兰一家,这是一个低俗的家庭,他们声称对盖尔芒特家那彬彬有礼的作风不屑一顾。在维尔迪兰家的一次演奏会上,斯万听到了维尔迪兰先生演奏的钢琴曲,他在音乐中加入了对奥黛特毫无希望的热情。斯万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很不幸,他不能忍受嫉妒的折磨。他想忘记奥黛特,可当他在圣尼韦尔特夫人举行的招待会上再一次听到维尔迪兰演奏过的万托维尔曲子时,他听懂了其中真实的含义。他决定不管付出多少代价,也要奥黛特。但他们结婚之后,斯万越来越陷入维尔迪兰家的圈子里,当他回去看望贡布雷上流社会中的老朋友时,大家觉得他又可笑又可悲。
  在巴黎,马塞尔和斯万逐渐长成妙龄姑娘的女儿希尔贝尔逐渐地相恋,可是马塞尔同时对斯万夫人奥黛特充满了男孩子式的依恋和热情。这促使他下意识地频繁地来到斯万家,不久,他放纵自然的习性和飘忽不定的神经质的性格使希尔贝尔厌倦而且回避,她逐渐地疏远他,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也忘却了她。然而,这一次无结果的恋爱使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度的损伤。
  由于马塞尔的身体状况不佳,家里人安排他同祖母去了疗养地巴尔贝克海滩。在那里,一群妙龄女郎吸引了马塞尔的注意力,他想尽办法结识了她们,并被其中一个叫阿尔贝蒂娜的女孩所吸引。他认识了祖母的老朋友维尔帕里西斯夫人,她是盖尔芒特家族的一个亲戚。维尔帕里西斯夫人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外甥圣洛普和查尔路斯,马塞尔和圣洛普很快成为亲密朋友。后来,他又结识了圣洛普的情妇,一个名叫拉谢尔的年轻犹太女演员。而查尔路斯对于马塞尔一直既妒羡又憎恶。马塞尔最终认识到他恶魔般的天性。
  马塞尔回巴黎后被介绍到盖尔芒特的时髦圈子里,他在那里熟悉了圣日耳曼城乡大贵族的私生活。他对沙龙产生了兴趣,特别是对维尔迪兰夫人家兴味浓烈。不久,他回到巴尔贝克海滩,祖母在一天散步时突然中风亡故。
  这个心地善良而无私的老妇人的亡故,使马塞尔第一次意识到他那些徒有其表的朋友的生活实则空虚无聊。为了寻求慰藉,他去找阿尔贝蒂娜,然而由于他总想让别人迁就他,整日里又耽于自己的怪念头,终于阿尔贝蒂娜离开了巴贝尔克。与阿尔贝蒂娜在一起,他并不快乐,然而失去她,又使他觉得苦恼。后来,他得知她不幸从马上跌下来摔死了。不久,他又收到她生前一封信,表示她一定要回到他身边。
  马塞尔想找旧朋友散散心,可他很快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朋友都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斯万先生患重病即将死去,希尔贝尔嫁给了圣洛普,维尔迪兰夫人继承了一笔遗产,正在结交新贵。
  马塞尔的体质日愈恶化。战争期间,他在疗养地渡过了漫长的一段时光。
  当他回到巴黎时,看到了时光更大的魔力:圣洛普战死了,他的情妇拉谢尔成为名演员,斯万死了,斯万夫人再嫁,成为各种时髦场合的名女人。盖尔芒特斯王子丢了财产,因此与维尔迪兰夫人结婚。
  马塞尔最后一次去盖尔芒特斯公主的豪华住宅参加招待会时,见到了希尔贝特与圣洛普的女儿。这时,他意识时光飞逝如电,往昔如同一场幻梦。
  在盖尔芒特的书房,他无意中取下乔治·桑的一本小说,想起了许多年前在贡布雷那个难以忘怀的晚上,母亲曾给他读过这本小说。突然,他又听到斯万先生去世时的钟声,他知道这钟声将永远在他的记忆中回响。他认为,在他荒度过的生活中,一切都始于那个久远的童年时的夜晚,而在自省的那一刻,他发现他所熟识的所有人都或多或少虚掷了年华,于是他试图用记忆追回那已失去的一切。
  精彩篇章推荐
  1.第一部第一卷马塞尔年幼时在贡布雷渡过的那个难眠之夜,因为母亲在临睡前未安慰他,使他第一次留下了痛苦的记忆,这是整部小说之源,在全书结束时又回到这里。
  2.第二部第一卷马塞尔在与母亲品尝小甜点心时突然回想起自己幼时在贡布雷姑妈家吃过的“小玛娜莱娜”点心的滋味,这一感知使他重新回忆起在贡布雷渡过的所有生活。这是本书的著名片断,为无数“普鲁斯特迷”
  津津乐道。
  3.第二部第二卷马塞尔在巴尔贝克海滩渡假时被一群沙滩上的妙龄少女迷住了。在这里,他仿佛是在与美到极致的梦幻作快乐的追逐,让人联想起伊甸园的故事。
  4.第三部第二卷与阿尔贝蒂娜相恋的时光使马塞尔从多方面明白了爱情的真实含义,他认为爱是恋人们想象之物,它无法在尘世中找到相对应的影子。
  5.第五部马塞尔试图把阿尔贝蒂娜囚禁在自己身边,实际上他正在失去她,与这个善于逃逸的女人的周旋一度成为马塞尔生活的目的。作者告诉我们,已经过去的情感不可收拾。
  6.第七部不再年轻的马塞尔躺在床上,怀想过去的生活,他想用追忆重现昨日的时光,这一部分实则实现了小说关于时间的主题,即用记忆来完美与重建逝去的年华。
  精彩语言辑录
  △我只能把妈妈通常在我入睡时到我床前来给我的那既可贵又纤弱的一吻,从餐厅一直带到卧室,我脱衣裳的时候,还得格外小心,免得破坏那一吻的柔情,免得它稍纵即逝的功效轻易消散化为乌有。
  △这个时时浮现在眼前的,想象的幸福,帮助我忍受了真正的幸福的毁灭。不爱我们的女人犹如“失踪者”,尽管我们知道再无任何希望,我们仍然期待,等待稍稍一点儿动静,稍稍一点儿声响。
  △也许从未体验过的快乐事实上并不存在,也许到了眼前,这种快乐的神秘性就烟消云散了,也许这只是欲望的一种投影,一种海市蜃楼。
  △我看圣日耳曼区的所有的快乐显现在我面前,集中在她(盖尔芒特夫人)矮小的身躯下,就像集中在一只贝壳里,夹在玫瑰色珍珠层那发光的壳瓣中间一样。
  △真正的美是那么特别,那么新奇,以致我们看不出那是一种美。
  △月亮已悬挂在空中,宛如一瓣小心剥净的桔子,尽管表面有些损伤。再过数小时,它也许会变成一弯铮铮的金钩。
  △在极大多数情况下,爱情只有在融进一种唯恐失去它或是担心不能得到它的情绪时,才会以形体作为对象,而这种忧虑又跟形体有不解之缘,它给形体添上了一层甚至比美貌更为吸引人的光彩。
  △当那只铃儿发出了丁冬响声的时侯,我已经存在,而自那以来,为了能永远听到这铃声便不许有中断的时侯,而我没有一刻停止过生存、思维和自我意识,既然这过去的一刻依然连接在我身上,既然,只要我较深入地自我反省,我就仍能一直返回到它。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6 07:06 , Processed in 0.664301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