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起飞——第一航空港成长记》中原起飞 走向全球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管理员 - 管理勋章

 成长值: 3450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3-22 0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起飞——第一航空港成长记》,八月天、尚攀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中原突起、逐鹿中原,这些以中原为中心的见识强调,都一再地说明着中原在中华大地的区域重要性。历史上,炎黄争斗,春秋大战,群雄逐鹿,屡屡发生,曾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前些日子,见王立群先生说,看河南,可知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此言非虚。可是,伴随着海路的开启,中原的地理优势似乎有些减弱了。当中国改革开放首先从沿海城市启动,与外部世界日渐紧密联系起来之后,地处中原、不东不西的河南似乎就显得迟滞和索寞了许多。可是近十多年来,河南郑州又在经历和迸发着一种巨大的改变,迟滞索寞的情形已经成为过去。要了解这方面的精彩情形,八月天、尚攀的长篇报告文学《起飞——第一航空港成长记》(以下简称《起飞》)可以满足人们的期望。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华夏民族的摇篮之地,作为国内人口大省,河南不能坐观天下,无动于衷,中原突围是时代的呼唤,势在必行。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这是再次出发的号角,是开辟新途径新天地的动员。河南的领导和有识之士敏感地意识到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立即闻风而动,并抓住郑州机场改扩建的机会,借助中原区位中心优势开始运作,筹划推进航空经济,开辟实施世界航空运转中心的创意工程。自此,围绕着郑州新机场的建设,一个立足中原、联通世界各地的“航空港”,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迅速崛起了。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推进,郑州空港运行、中欧班列往返,河南、郑州的人员、货物中转进出能力大大增强,真正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期待的“买全球卖全球”“一港通世界”的目标,郑州在国内国际的重要性凸显,中原“起飞”的时候真的到来了。
《起飞》是对深入的历史追踪和现实事件、人物采访的真实书写。作品在历史的简洁回溯进程中,为读者生动地描述了地处中原的这块土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和近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文化历史的勾勒生发中将背景性的内容作了很好的介绍。这就使人能清楚地意识到,在现实的开放时代,中原不会也不应该长期地局限和封闭,必然奋发作为的内在必然性。
作品着重书写了几届河南的领导和当地的有识之士孜孜寻求河南郑州“起飞”的历程,从郑东新区的开发,到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圈的紧密联系发展,直到找到郑州新机场建设开辟国际航空港这个“灵异”的抓手,一步步地走来,终于柳暗花明,辉煌初现。这其中有习近平总书记的现场指示和长远期待,有李克强总理的坚定目标追求和强力支持,有卢展工、郭庚茂、谢伏瞻等人的持续推进努力,这些真实的记述,清楚真实地记录了郑州发展蓝图不断绘制和完善精彩的过程,是历史的存在,也是现实开拓精神的很好展示记录。
作品在对郑州新机场的定位和建设的过程中关联着众多人物,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宁、到当地征迁过程中的肖建华等人,到机场设计建设中和开始运行之后、中欧班列开通以后的理想表现等诸多人物故事,都非常生动精彩地表现了这个时代大剧在排练演出中的智慧、动人、传奇、美妙情景,以及引人关注的兴趣。这些密集的信息收集和巧妙表现,使这样带有事件追踪记述目标的作品,和那些单纯的家谱式、工程报告式、档案解析式的书写记录有了明显的区别,带有很多人的精神、性格和感情的成分,富有形而上的感染力量。像张宁教授的宽阔视野和智慧的分析判断和不计功利地支持郑州的表现,就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等等。
伴随着郑州新机场和中欧班列的成功运行,作品将一种新的经济概念进行了非常切实和形象的阐发,这个概念就是,“速度制胜新经济时代”。这个概念对我这个或许孤陋寡闻的读者来说,有很大的启示丰富作用。《起飞》中通过郑州机场、中欧班列开启后的很多货物进出转移故事,非常生动形象地使人们看到了“速度经济表现”的美妙和神奇魅力,像智利圣地亚哥的蓝莓、樱桃,被一架架波音货机空运着经波多黎各、卢森堡、阿塞拜疆运到郑州,再迅速抵达北京、上海等地的神话般的情形,就很能够使你在这种“新鲜”中真切感受到什么是“速度制胜经济”的魅力。另外,像“空中丝绸之路”,像“航空大都市”,像“全球机遇,近在咫尺”等这些新的思维和理念,都显示着时代的声息和作家围绕自己作品题材、对象叙述表现出的前沿视野和知识风貌。也正是在这许多时代巨变的发展氛围中,《起飞》让我们了解和看到了郑州的先觉和奋起的必然合理性,并预感到她辉煌的未来。
报告文学是贴近社会生活现实生长的文学创作,及时地传递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新变化、新的思维观念、新的矛盾冲突、新的开拓建设对象等,是报告文学实现自己价值和生成现实力量的重要途径。八月天和尚攀两位作家,围绕郑州在中国新时代背景下,突破限制,科学合理地追寻自身发展,而且业已成功地“起飞”之壮观情景,提供的这个文学报告,就很好地认识和把握了报告文学特性作用的表现。这样的作品,对于河南郑州是一个文学史志性的真实记录,也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向读者和世界洞开了新的天地景观。中原“起飞”,走向世界。“不东不西”的河南郑州,已经成为一个“天地中心”而被更多的人们认识和走近!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6 06:55 , Processed in 1.388125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