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陈青云武侠全集》典藏版 v1.0 作者:陈青云 【EXE】 云中孤雁制作

[复制链接]
upstao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鬼派天下第一人”。1962年受诸葛青云《夺魂旗》“白骨血旗”的启示,写《音容劫》之“鬼琴魔音”、《铁笛震武林》之“魔笛摧心”、《剑冢》之“掘墓人”,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大受中下阶层读者欢迎,与当年“正宗武侠泰斗”卧龙生为同一畅销级别。陈青云爱写邪魔外道、恐怖血腥、阴森鬼气。想象十分可观,但以“恨”为人生宗旨,便又降低了武侠的立意与品格。

     陈青云简化了武功的概念,而用“功力”一词代而言之,将人的武学修为综合为一个量的比较,虽然多为人诟病,但也不失为作者的一种思维。可惜陈的写法还是太单纯了一点,其书中大量出现的诸如“金刚不坏之身”、“全身不畏指掌兵刃”等等,只能满足读者一时的意念冲动,本身架空了武功的理论,加之其描述对战斗场面极其乏力,最终也不过停留在文字本身。不过换一角度而言,这种做法间接加快了读者的阅读速度,到也有助于突出鬼派的特点。

  陈不单简化了武功,对人物智商的压缩也不遗馀力。无以致疑,陈的人物性格上都是“单纯”的,即都有种共性的缺陷,以智商论之皆无入流之辈。表现在情节上,初读可能觉陈书的悬念颇多,稍稍理理脉路就会发现很多东西一看即破,而陈却反复以此类浪费笔墨,奔波角色,久而久之,不得不怀疑陈的智商是否也为不堪之数。

  人说陈书以“恨”为宗旨,确有道理,不过我窃以为陈书基本点在于毁灭,盖其书大都体现了一个结论:江湖无人便无是非。结局自然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即是非,则是非之人必不能存于世上,待到众皆毁灭,主角亦弃世而去,天下方得太平。其实武侠小说大都有此意,不过陈书突出了毁灭的概念,把毁灭当作了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陈书的情节大抵有相似之处,主角出场时大都身负血海深仇,而关系人物常喜隐去身份,以“XX人”自称,身份本身也成为推动情节的隐藏线索。陈书的层次结构并不好,在人物的安排上往往不注意铺衬,读来常有生硬的感觉,不过陈倒是善用气氛来掩盖,往往使读者忽略了衔接。陈驳架长篇的能力有限,故其作品常有无奈的用笔,可速读而不能细品,而且其结尾的功力实在不怎么样,甚少有回环点睛,生辉之笔,有些本来颇佳的故事也写不出好结局,象他的代表作《鬼堡》《死城》等,皆都不必要的败笔。

  一言蔽之,陈写武侠难成大气却自有风格,当年销路实也在情理之中。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俺下过您的E书了,谢谢啦 。。。查看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3 02:24 , Processed in 1.956928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