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这部当年票房惨败的电影,才是吴宇森最好的电影

[复制链接]

 成长值: 31530

灰金v1_05灰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金v3_05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铜v1_05紫银v2_05紫银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2-21 1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世纪80年代末,通过《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回到香港一线导演行列的吴宇森,也因为和徐克在创作上的分歧,离开了徐克的电影工作室。
离开后的吴宇森自立门户,第一部作品是:《喋血街头》。
吴宇森一直想拍史诗电影,所以后来有了《赤壁》,《太平轮》。
但我个人认为,这部《喋血街头》的史诗感,比这两部来得强。
也是吴宇森电影中,我认为最接近史诗味的一部。
它的时代格局较大:60年代暴乱的香港,以及处于战争中的越南。
但内核,还是吴宇森的兄弟情。
这部电影的投资,是当年香港制作费用最为昂贵的一部,高达两千万。
看这些爆破场面,即使放到今天,我觉得也不输于很多国产大片。
但可惜,当时这部电影的票房惨遭滑铁卢,赔钱了。
因为赔钱,才有了后来那部更多人知晓的《纵横四海》。
《纵横四海》是吴宇森为了弥补《喋血街头》所造成的亏损,花了两个月时间,连写剧本、拍外景,到香港完成剪接配音完成的。
刚好《纵横四海》赶上了贺岁档,把《喋血街头》亏的钱都赚回来了。
其实吴宇森并不满意《纵横四海》,他说道:
我觉得《纵横四海》蛮多瑕疵的,前半部还好,是向法国电影《祖与占》致敬,但是后面香港部分的戏太夸张了,变成两种风格,好像不大协调,这是我个人蛮遗憾的。
而对于《喋血街头》,他就不止一次表示这是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为了拍这部电影,吴宇森带着剧组花了四个月时间去搜集资料。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向张彻的《刺马》致敬,但吴宇森自己否认了这个说法。
这部电影,很大一部分是根据他自身的经历改编的。
片中,梁朝伟,张学友,李子雄扮演的三个一起长大的兄弟,就是吴宇森以自己和朋友为原型塑造的。
他把自己曾经的生活,故事结合在了这部电影里面。
梁朝伟的阿B,就是吴宇森本人。
张学友扮演的阿辉,原型是吴宇森小时候的邻居。
那时候,这个邻居家是开赌档的,他本人经常去打架,也常被警察追捕。
吴宇森知道这个邻居是个被误解的人,就经常掩护他,保护他,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李子雄扮演的阿荣,则是吴宇森的另外一个邻居,父亲是扫垃圾的。
虽然电影中把阿荣拍成背叛兄弟的奸险小人,但这个原型邻居却很努力,从酒楼服务室一直做到了酒店总经理。
可以说,对于这部《喋血街头》,吴宇森倾注了极大的情怀。
包括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跳舞,学猫王,吴宇森就在片头通过角色呈现。
而三兄弟居住的环境,则是吴宇森小时候成长的贫民区的记忆。
包括下雨天,穷人在大排档摆婚酒的场景。
对于那段友情,吴宇森则用了他江湖式的方式来表达。
兄弟间,有架一起打
有酒一起喝
阿B结婚没钱,辉仔去帮他借
女性角色,依然成为吴宇森电影中的一个符号。
甄楚倩扮演的歌手甄秀清,是为了衬托阿B等人的义气。
袁洁莹扮演的阿B老婆,更是要让位于兄弟情。
阿B新婚之夜,阿辉为了帮阿B借酒席钱,被人打了。
酒席结束,阿B为了帮阿辉报仇,当即丢下妻子出去砍人。
这一幕就挺有吴宇森风格的:
阿B拿起一个酒瓶,阿辉拦着。
但紧接着,两人间一个眼神交流,立马决定:走,一起去打那群王八蛋。
《英雄本色》之时,吴宇森,周润发都是失落的,于是在戏里,吴宇森把他的悲愤和一腔豪情壮志都倾注在这部电影里面,看起来就像是在说:我不甘心就这么受命运摆布。
就像周润发的小马哥,即使后来到了逆境,被打瘸了一只腿,依然心里有团火。
那句: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夺回来,更是吴宇森那时候的一句呐喊。
但到了《喋血街头》,吴宇森已经是大导演了,不再有那种郁郁不得志的悲愤。
《喋血街头》则是多了那种江湖人身不由己,随波逐流的意味。
这部戏在吴宇森的作品里面,是比较残酷也比较悲情的,调子也更为灰暗。
就连后来,吴宇森自己也说:
因为我以前的电影都在讲友情,但是这个戏是反面的,是讲背叛,友情的失落,就是当一个朋友变成不忠不义的时候,初心怎么样,到底还要不要坚持一份情意,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兄弟间的情谊,《喋血街头》也比《英雄本色》来得复杂。
在这里,兄弟间产生了背叛,命运也更为曲折。
背叛者,就是李子雄的阿荣这个角色。
话说李子雄演奸人也是一绝,甚至有段时间,在港片中看他站在那里,光看那张脸就猜:这哥们就是个反派,两面三刀,背后捅兄弟一刀。
但是这个戏又是带有浪漫化的。
梁朝伟和张学友之间从来只有兄弟,不要利益。
所以才更能衬托出一心想要出头,要金子不要兄弟的李子雄的讨人憎。
李子雄这样的人物性格,也交代得合理:一个出身贫民区的孩子,本来就渴望出头;加上父亲做垃圾工,给他造成的自卑感,就更不可能让他像其他两人般,处处想着兄弟。
同在贫民区,垃圾工是正行,开赌档是偏门,您说哪一款还稍微受尊敬点?
所以李子雄的背叛,则为合理。
在阿B和阿辉决定跑路之时,阿荣毅然决定一起去。
不是为了兄弟,而是想着出去后,自己可能会出头。
在越南街头遇到暴动,阿荣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们带的那箱货
在酒吧,阿B和阿辉奋不顾身去救沦落为妓女的香港歌星甄秀清,而阿荣却只顾念自己抢到的一箱金子。
甚至为了金子,还谴责两人这时候还要拖个累赘连累他。
在越南河边,大家都忙着逃亡,他还是奋不顾身地要抢那箱金子。
做兄弟的,三个人一起出来,阿B想的是照顾好自己的兄弟,阿辉想着的是帮助好大哥,而阿荣想着的是,谁阻止我发达,兄弟都没得做。
后面的内容更悲。
那一场戏,三人被越军俘虏。
越军逼着阿辉杀人,供他们取乐。
这场戏我觉得张学友演的太好了。
这场戏里,张学友共杀了三人。
活生生的人,无冤无仇,让你近距离杀了他,怎么下得了手?
于是,阿辉怕了,这第一枪,他是被迫开的。
那血溅到脸上之时,阿辉不敢看。
杀第二个人之时,阿辉已经接近精神崩溃。
这个时候心理上的折磨更甚于让他去开那一枪。
精神已经弱到连站都站不稳了。
但不杀,就是自己死。
这样的硬撑,很痛苦。
这一枪开出去,精神完全崩溃。
到了第三个人,则是一种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状态。
也只能这样来逃避了,痴痴笑笑,不告诉自己在做什么。
不告诉自己害怕,不告诉自己杀人多残忍,有的就是一种机械动作般地开枪。
看看这个表情,反而还笑的出来。
这已经是走到疯的那一条分界线了。
这个笑,则完全是一种潜意识的东西,要逼着自己撑下去。
为了救阿辉,阿B主动站出来,要杀人给越军看,让越军开心。
却没想到,越军要阿B杀自己的兄弟阿辉。
这场戏里面,吴宇森再次用了那种兄弟情的表达方法:
阿B:我说过,一起出来,就要一起回去。
接着,在前面的诸多气氛渲染下,这一幕我觉得挺燃的:
突然一个开枪,一个侧头,接着兄弟一起反扑,杀出去!
第一次看的时候,本来以为这段杀人戏已经够虐了。
没想到后面更狠。
而在这一段戏中,又是张学友贡献了精彩表演。
就在阿B再遇阿辉之时。
那时候的阿辉,已经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了,因为自己的兄弟阿荣,往他头上开了一枪。
虽然阿辉被救活了,但那个状态,还不如救不活。
他在街头干着杀人的勾当,就为了拿钱买毒品止疼。
像一条狗一样。
看看张学友的表演,表情痛苦,眼神传达出信息。
看到他这样生不如死,阿B决定帮他解脱。
这一枪,原本阿B是要对着阿辉的后脑勺开的。
但阿辉却握着阿B的手,将枪移到心脏的那个位置。
看着兄弟,这一刻,两人又是没有言语,就凭眼神的交流。
一个终于相对平静地要解脱了,死在自己兄弟手上。
另一个,却留着眼泪,要亲手杀了自己的好兄弟。
另外,吴宇森还通过梁朝伟的诉说,道出兄弟间的过去。
我们说过,有饭一起吃,有难一起当。我们自小就跟兄弟一样,一起跟人打架,一起追女孩子。你整天叫我大哥,我说做朋友就够了,朋友无所谓大不大哥的。
之后,兄弟两人阴阳相隔。
而最后,回到香港的阿B找到阿荣,说:
你(对阿辉开的那一枪)那一枪,为什么不开得准一点?
这句话之后,兄弟两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连吴宇森自己也说,《喋血街头》这种戏,只拍一部:
我觉得有种电影就是拍一个就够了,如果再重现的话,好像我对人生也悲观起来,也失去了意义,因为我做人蛮乐观的,那个电影只是一时间的感受,我对人生还是充满希望的,不会再重拍或者重现像《喋血街头》那种题材的电影。
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
阿B和两个兄弟一起出来,回去之时,却单独一人带着另一个兄弟的头骨。
回去后,第一件事,却是杀了自己另一个曾经的兄弟。
这一世兄弟,走到这个下场。
已尽。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1 21:25 , Processed in 1.875291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