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电影评论] 从《我不是药神》的火爆看影视行业如何“蹭热点”和“戳痛点”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5090

灰铜v1_05绿铜v3_04灰金v1_05绿银v3_04绿金v3_01紫铜v2_01紫铜v1_05紫银v1_01灰铜v3_01绿金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1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不是药神》上映以来票房接连攀升,目前来看破30亿也是大概率事件,这部电影把艺术性、票房甚至社会影响力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虽然还有一些遗憾,譬如王志安提出的“伦理困境”问题,这不是电影所能解决的问题和能触及的范围,这恰恰是王志安这样的调查记者所应该去承担的责任。电影已经起到了它的作用,那就是:引发社会关注和广泛而有深度的讨论。
这部电影之所以引发这么大的关注,其实是触及到了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痛点”。大众长久以来对于高价药以及假药骗老人的社会问题关注已久,而这部电影算是一种宣泄。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影视行业里如何“蹭热点”和“戳痛点”的问题。
从《我不是药神》的火爆看影视行业如何“蹭热点”和“戳痛点”

做自媒体的人都知道要想获得流量和关注就一定要“蹭热点”,这种热点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写文章一定要眼疾手快。除了“蹭热点”,要想你的文章阅读量达到10万 还需要“戳痛点”,这个本事自媒体行业里咪蒙就做的很好,老是戳到你痛处,然后再给你盛一碗虫草炖的中年母鸡汤。
但是影视行业毕竟不是自媒体,因为它的生产周期太长。你像一部电影从立项到上映,少则一年,多则三年五载都很正常,遇上王家卫这样“慢热型”的导演,十年八年的也是常态。所以从影视行业而言追时效性比较强的热点几乎就不太可能。除非是上映时正好遇上了某个热点,这就不是“蹭热点”了,而是“遇热点”。那你在宣传上就占了大便宜了,如果电影再拍的好一点,票房基本就有保障了。

所以影视行业要想追热点一般会追周期长的社会性热点,譬如爱情,或者“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
电影《情圣》里有关中年油腻男人对女人的性幻想,还有像《夏洛特烦恼》的穿越都属于“生活性热点”,满足了那些现实生活得不到满足或者不如意,通过电影来造梦,满足一些人意淫的需要。
从《我不是药神》的火爆看影视行业如何“蹭热点”和“戳痛点”
大多数时候“热点”往往也是“痛点”。在中国,一般“热点”电影最多能维持到5亿左右的票房,但是再加上“痛点”那就可能直奔10亿 了。
《战狼2》就是一个“热点”遇上“痛点”的经典案例。《战狼2》上映时正赶上中国紧张的国际局势这个全民“热点”,而电影更是触及到了“中国强大了”这个“痛点”,于是把底层民众的“爱国主义”给彻底激发了起来,票房一发不可收拾。
从《我不是药神》的火爆看影视行业如何“蹭热点”和“戳痛点”
《夏洛特烦恼》其实也是属于“热点”遇上“痛点”,除了前面说过的“热点”穿越,还有一个现实主义的“痛点”就是“同学聚会尴尬症”。《夏洛特烦恼》中这个“痛点”和肖央早期拍摄的微电影《老男孩》中几乎一样,肖央的《老男孩》当年也是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认同。可见这个“痛点”几乎是所有男人都能感同身受的。


田羽生导演的《前任3》也是如此,80后一代全体步入中年,男人们在事业和家庭的漩涡中被折磨的体无完肤,而曾经单纯的爱情则成了为人父,为人夫的男人回忆中唯一的“痛点”和“泪点”。《前任3》是从男人的视角进行演绎,而《后来的我们》则完全站在了女性视角展开了对于前任的回忆。同样是创业期,同样是青春狂放和事业有成后的对比,男默女泪。
从《我不是药神》的火爆看影视行业如何“蹭热点”和“戳痛点”

这两部戳中80后“痛点”的“回忆杀”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电影市场上收获了不错的票房成绩。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主流观众基本上就是80后和95前,而未来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观众圈则是95后和00后,谁能戳中他们的“痛点”,谁就能获得成功。
大多数时候,囿于中国电影的现状,很多“痛点”只能局限于卿卿我我的个人情感上,但是当现实主义题材的印度电影来到中国大银幕上时,那来自异国他乡的“痛点”同样也会感染到中国观众,譬如《摔跤吧,爸爸》对于女性的歧视和对于教育体制的反抗等“痛点”,还有百试不爽的全球电影“痛点”:父女情。可惜的是中国现在没有印度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生存土壤,这种“戳痛点”的电影大多是来自印度和韩国。
从《我不是药神》的火爆看影视行业如何“蹭热点”和“戳痛点”

而《我不是药神》算是打开了一道门缝。我在写《芳华》影评时就说过,中国电影工作者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推高中国电影的天花板,每一次努力都值得大家起立鼓掌。
作为中国的电影人而言“戳痛点”是一门学问,轻了不痛不痒起不到作用;跟风也不行,毕竟你老是戳人痛处一般人都会跟你急。
蹭热点和戳痛点只是电影的外围元素之一,电影的内在品质是最主要的,艺术性还有娱乐性才是电影的精神。而《我不是药神》在各个维度都做得很不错。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 00:42 , Processed in 1.91386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