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现代文学] 《暗访十年,无数次死里逃生》(全本)作者:李幺傻【TXT】

[复制链接]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45865

绿铜v3_05紫铜v3_02宝血灵晶紫铜v2_01紫金v1_01蓝银v1_05紫银v1_02绿金v3_05绿银v3_05蓝铜v1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金v1_01紫银v2_04蓝铜v2_05灰铜v1_05红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0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书为数个小故事组成,每个独立成章,尽管作者还在写,但可以视为完整版本,第一部已出版。

李幺傻:在南方某著名媒体从业十年,现为某传媒总裁助理。做过无数次暗访,名字都不能见诸报端,被誉为南方媒体最神秘的记者。现在将自己暗访经历写出来,与读者交流。   
  【序言】偶然决定命运
  
   10年前的今天,我离开了家乡——一个西北的小县城,独自来到省会城市找工作。
   此前,我是县城公务员,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无所事事地坐在办公室里,“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那种一潭死水的日子让我痛苦不堪。我在28岁的时候已经能够预见到自己82岁时的生活情景。这里每天的生活一成不变,我决定离开。
   离开县城前的那一个月,我夜不能寝。几乎每天夜晚,我都会跑到县城新开辟的一条街道上散步。黄昏时分,那条街道异常嘈杂,没有店铺,街道两边空旷的土地上,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堆唱卡拉OK的人,那些变调而高亢的歌声在县城辽阔的天空中荡漾,常常惹得周边的狗群长声吠叫,相互应和。到了夜半,这条街道就会空无一人,常常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徘徊,路灯将我的身影拖得很长很长,又变得很短很短,路边偶尔会响起几声蛙鸣,几声鸟叫,像玻璃一样划过寂静的夜空,让人头皮一阵阵发麻。
   犹豫了一月后,我终于下定决心,离开这座小县城,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然而,当时我并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我是否能够找到工作。
   10年前的今天,我的身上只装着200元钱,踏上了开往省城的长途汽车。这是我所有的积蓄。
   我在那座小县城里工作了5年,五年的积蓄仅有6000元钱,然而,不久前,做农民的父亲得了一场大病,不仅花光了我所有的积蓄,而且我还举债几万元。那几万元的外债,按照我当时的工资标准,足够我用一生来偿还。
   怀揣着淘金梦想,我离开了家乡。那一刻真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我知道自己出去后再也回不来了,我知道自己出去后必须取得成功,我无路可退。
   那辆残破的长途汽车载着我,和一车散发着脚臭汗腥的淳朴老乡,一步步地离开了家乡。我回望着愈来愈小的县城,回望着那些静默的村庄,泪眼朦胧。
   此去,不可预知。
 
内容大略: 
暗访乞丐群落
暗访妓女群落
暗访血奴群落
暗访酒托群体
暗访代孕群落
暗访假烟窝点
。。。。。。。。。


       暗访情节离奇引人入读,是对本书第一感受。细细回读一遍,对于作者的人物刻画佩服不已,细腻到位、性格各有千秋,赤裸裸写照社会底层失去某些人性与道德人群,反映了他们的悲哀生活,揭示社会另一黑暗的层面,给读者留下沉重的深思。
  当阅读到暗访’技‘女群落时,回想起曾到珠海旅游路过莲花路的红灯区,亲眼看到成百坦胸露乳的’技‘女当街拉客现象,震惊、心寒。难道她们不怕被耻笑吗?是自愿还是被压迫?是什么令她们这样做?她们不怕艾滋病吗?没有想到事情后果对他们以后生活的影响吗?这一系列的答案都可以在此章节找到。为’技‘女痛苦麻木的生活及只要有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人生观,感到悲哀和气愤。悲哀她们因为家穷不能接受高等教育和不懂得规划自己;气愤她们的自甘堕落,不愿从头再来。深夜静思,’技‘女的存在虽是自古就有,但揭示她们肮脏的真实生活也不是第一次,为什么仍有那么多妙龄少女牺牲正常生活,危险投入这令人龌龊行业中呢?醒醒吧!为钱而自我摧残的疯狂’技‘女。
  描写’技‘女生活的书籍很多,但是没有一部书籍像这样深刻、具体、全面,全方位地揭露了站街女们鲜为人知的生存状况。
  阅读眼光从’技‘女群体转移血奴群体,用两个字概括个人情感——“同情”。同情那些为了生计不得不卖血的血奴,其中还要遭到血头的剥削和毒骂,甚至毒打,最后得了艾滋病生命垂危。近几年很少听见有血奴出现的报道,但听说有犯罪群体组织穷人卖骨髓、卖肢体、卖内脏。这个社会怎么就变得越来越恐怖呢?越来越没有人性和道德呢?报纸所报道真人事迹的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精神怎么就这样少得可怜了呢?同情之余还有悲愤,我们应该怎么解救他们?
  能够把血奴写进书籍中,这是第一本。
  书籍内除了带给悲愤等感受外,还有被欺骗的启示,不是被书籍所骗,而是被书中所写的乞丐欺骗。我们这座城市里,大街小巷常常看到残疾的乞丐,时常会以两元帮助他们。当看完《暗访乞丐群体》章节,才知道残疾乞丐是乔装出来,街上的孤儿是有父母的,顿时萌生以后再也不相信乞丐的念头。欺骗的数目虽然小,但是却伤害了他人的爱心,也渐渐体会到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说——现在社会已经失去诚信了!
  书本所写的暗访人物固然给人深思,作者的经历同样让人佩服。透过字里行间,我能深深感受到作者的坚韧,面对逆境还是顺境,他都能不偏离原则,及时调节心态,以及被他敢闯敢拼的激情所感染。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在张口说瞎话,不是这样的!书籍中不仅仅是揭示社会阴暗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告诉读者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是选择章节内面的失去生活意义的“小人”?还是选择像作者那样不断突破困难,创造机会,改变生活。答案已经存在每位读者心中,无需多语。
  但愿随着时间的推进,渐渐消失章节中的黑社会,进入陶渊明所描述的世外桃源中的大同社会。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978ab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6-11-19 11:33 | 只看该作者
积分怎么赚?在哪儿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4 02:51 , Processed in 2.759075 second(s), 5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